每日经济新闻

    6月房价下跌城市超七成 全国房价普降局面确立

    每经网 2014-07-20 16:43

    上周末,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直领跑市场的四个一线城市,在6月的市场表现也出现下跌。一线城市中环比除北京微涨0.1%外,上海、广州以及深圳普跌,同比涨幅也缩窄至10%以内。

    放松限购短期难扭局面

    自呼和浩特、济南等城市明确公开松绑限购后,一线城市上海也有放松限购风声传出,消息称上海黄浦、卢湾、徐汇三区将限购松绑。如夫妻双方都为上海户籍的,一方名下只有和父母共有住房且不超过三套,一方名下无任何产权住房的,现在可以最多购买一套住房。

    虽然未被证实,但这也反映出楼市卖方市场和地方政府的焦急心态。目前这段时间也是各地开始围绕先前限购政策“做文章”的密集期。

    比如湖北武汉就刚刚调整限购政策,根据新政,各远城区外地人提供1年社保纳税即可购买商品住宅;140平米以上户型不限购;在武汉中心城区购房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只需提供1个月社保即可购房。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地方松绑政策意愿强烈,在楼市降温的情况下,受制于土地财政压力,松动调控已经成为定局。各地都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松绑政策出台。

    但在全国市场低迷时放松限购效果如何,各界人士都不看好。《每日经济新闻》分别询问了在温州、武汉等地工作的人士,他们针对楼市调控普遍不太感冒,他们均表示,在非一线城市中,通过补缴社保等方式取得购房资格并非难事。

    野村证券报告就曾指出,对房地产市场下行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因素,一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过去是供不应求,现在则面临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二是货币政策比较紧。如果这两个因素不改变,房地产市场大的趋势就不会变。

    这也基本代表业界主流观点,张大伟就举例称,正在限购中的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情况各异,有的城市库存量去化速度已经超过20个月,并且经济本身发展放缓,人口流入增量少,都会导致房地产需求基数上涨缓慢,这样的城市松绑后效果也很有限。

    楼市仍然基本平稳

    与以往房价火速上窜不同,中央连续发文调控不同,目前房价掉头向下,地方政府急了,开发商急了,中央却迟迟没有正面回应。

    有媒体报道称,刚履新住建部部长的陈政高对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的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以及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

    这也是今年以来住建部针对房地产为数不多的发声。张旭分析说,预计下半年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楼市,消化库存,进一步体现政策的“结构性”倾向,而中央政府也会给予默许。

    本月一线城市失守环比房价涨势令人不禁担忧楼市是否会过快下滑,但链家报告分析说,与二三线部分城市供大于求而导致房价下降的情况不同,一线城市依然是整体上供小于求,房价下滑主要是受政策观望及购房者预期等因素影响。

    张旭说,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底部特征已较为明显,下半年下降速度将会放缓。以北京二手房市场为例,6月份成交量、价虽跌至年内最低,但自6月底起新增客源量却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7月上半月成交量较6月同期增加近3成,价格也未进一步走低,市场初现阶段性的触底回升态势。

    在某地产论坛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在整体收入差距仍较大的情况下,在新的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如果所有城市都放开限购,一旦市场预期房价会上涨,投资者依然会涌入房地产市场。

    她认为,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保护合理的住房需求,这一政策的底线不能突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撰写的报告认为,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以 “小幅渐进、区域分化、有涨有跌”的方式进行。城镇化带来的需求缺口、中国居民负债率低以及泡沫仅集中在局部区域都构成房地产不会“断崖式下跌”的原因。

    他还表示,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加快中央项目投资和保障性住房投资来对冲风险。中央项目投资增速空间较大,并且保障性住房投资正在加快。2014年计划开工700万套,前4个月已开工286万套。这意味着将需新增投资约1.26万亿元,约占2013年房地产投资总额的14.6%。

     

    上一篇

    熊猫烟花进军P2P领域 回应“炒作股价”质疑

    下一篇

    酷暑救灾送棉被“囧”了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