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陈小雨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上海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而非政策优惠;要建设制度高地,而非政策洼地。按照上述指导思想,自贸区内的税务监管服务改革创新亦走出了一条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创新之路。
昨日(7月7日),记者从在上海召开的“上海自贸区创新税收服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自贸区将出台税务登记网上自动赋码管理等“税收一网通、便捷优质高效”的10项创新措施,简称“办税一网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措施亦是国家税务总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支持自贸区建设的重大创新举措。
推出10项措施还权还责给纳税人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局长过剑飞在发布会上表示,自贸试验区10项创新税收服务措施的制定,主要是基于三个出发点:一是符合自贸区制度创新特点;二是顺应税收现代化发展;三是能实现可复制可推广。
国家税务总局在上海自贸区出台的10项措施具体包括:网上自动赋码、网上发票应用、网上区域通办、网上自主办税、网上审批备案、网上资格认定、网上资格认定、网上非贸管理、网上按季申报、网上信用评价、网上服务体验。
作为国家税务总局支持自贸区建设的重大创新举措,上述措施的公布被市场方面认为是自贸区进一步接轨国际通行规则之举。意即指出措施在简政放权、减少干预的同时,依托信息化技术,创新监管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贸易运作的便利化水平。对此,贴近消息人士透露,新政集中体现了以纳税人为导向的“便捷、优质、高效”三大服务理念,有利于推动税收制度层面的创新突破和持续改进。
过剑飞亦指出,上述10项措施体现了服务最大化、干预最小化和纳税诚信化的特点。
过剑飞表示,传统的税收工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征管、轻服务”导致对企业干预较多的情况,通过本次10项举措在自贸区的试点,实现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还权还责给纳税人。
企业更看重确定透明的税收环境
来自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上海自贸区完成经营总收入7400亿元,同比增长11.2%,工商税收335亿元,增长21.0%。
工商税收实现增长的背后,是市场在逐步发挥作用。记者发现,在措施制定过程中,方案数易其稿、备选的措施远远不止十条。
采访中,注册在自贸区内的某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际竞争中,税收政策固然是影响企业选择区域总部的一个因素,但对于自贸区想吸引的跨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看中自贸区能否提供一个税收比较确定、透明的税收环境,看中的是整个区域的开放度和公平性。
目前,自贸区税收制度创新将进一步与企业用户体验结合,与接轨国际规则结合,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力争年内形成首批高质量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
过剑飞表示,上海市税务部门将贯彻落实好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10项创新举措,推动税收服务创新从“1.0”版向“2.0”版迈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