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周子勋:放松存贷比催生银行业新一轮改革

    证券时报 2014-07-03 09:41

    放松存贷比将开启新一轮银行业改革,促使中国银行业向多元化、异质化与国际化发展。

    据银监会部署,自2014年7月1日起,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调整。

    所谓的存贷比,是指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我国1995年颁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即存贷比)不得超过75%。存贷比作为主要的商业银行监管指标之一,在确保银行流动性、银行体系稳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辅助手段。不过,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存贷比的结构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刊登在银监会官网的新闻稿称,此次调整方案未改变存贷比的基本计算规则,简单易行,从定量测算结果看,有助于商业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支持实体经济。银监会将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综合运用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和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密切跟踪分析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状况,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同时,在中长期,银监会还将继续积极推动并配合立法机关修订《商业银行法》。言下之意,可能将修改《商业银行法》中有关75%存贷比的要求,甚至不排除取消这一带有明显计划经济色彩的监管指标。

    随着金融工具的日趋多样化及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的背离,存款搬家的现象再次显现。央行发布的5月金融数据显示,2014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少增1108亿元。存款增速仍惯性下滑到10.6%,进一步低于4月份的10.9%,再创历史新低。由于监管机构对存贷比设置了75%的红线,银行需要以存定贷,必须主动进行负债管理,吸引存款,致使“全员拉存款”成为银行工作的潜规则,其中乱象纷呈,也暗含了不小的风险。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破冰后,银行存款利率立刻分化,但只要贷款规模仍受存款严控,银行揽存动力十足,这种乱象便始终难以治理。从这个角度看,银监会此次调整存贷比的计算口径,将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的存款压力,规范银行间的竞争,在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时,降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银监会此番对存贷比“分子做减法,分母做加法”,有助于刺激信贷增长,引导银行把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入实体经济,尤其是“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有专家认为,经济增速下滑与金融管制、货币抑制有极大关系。事实上,20%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额度管理窗口指导、银监会存贷比三道“紧箍咒”紧缩资金,金融抑制才是导致金融资源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因此,解除金融抑制成为当务之急,取消存贷比将起到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类似的效果,甚至在信贷结构调整方面优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李克强总理此前多次表示,政府将确保今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通过“定向放松”来支持经济增长,而银监会通过在存贷比分子分母数字上做文章,来变相加大流动性金融的供给,盘活更多的银行资产。这显示出金融监管层在经济压力之下,在政策方面保持了相当的灵活性。据估算,此次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将超过8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受贸易顺差缩量影响,近段时间外汇占款的增长情况持续萎靡,加之负债端金融脱媒分流存款,使得大多数商业银行存贷比逼近甚至超过监管红线,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趋势。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386.65亿元,创9个月内新低,较4月的1169亿元下降67%。当月结售汇顺差241亿元,较4月的597亿元下降59%。这也是这两项数据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大幅缩水。据测算,2013年商业银行存贷比达66%,未触及75%监管红线,但部分股份制银行存贷比达到上限,将导致存款的现金流不足以支持信贷的增长。这不仅会直接对贷款构成制约,也将通过银行的高息揽储,抬升资金成本,间接阻碍贷款利率的降低。这意味着,取消存贷比实际上是大势所趋。

    其实,相比国家法律规定的75%的银行存贷比上限,目前银行系统的存贷比约在65%左右,说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并不出在存贷比上,而是出在信贷资金结构上。有评论认为,中国的银行已经无法用存贷比来衡量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以及投资过热的问题,更多情况下需要看信贷资金的结构和分布。如果监管部门在存贷比问题上,能够跳出75%看问题,将考核的立足点放到具体的经济体、经济领域等方面,那么银行在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面,就不会只考虑规模、数量,而会更讲究质量、效率。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就有可能得到缓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希望存贷比管理更加细化,然而不同行业、领域的存款能力和资金需求各有千秋,而且时刻都在变化,存贷比的“结构性调整”需要给不同行业、领域设计不同的、不断更新调整的存贷比,这种有强烈计划经济味道的做法不仅与市场化大方向以及存贷比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而且在市场越来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十分难以操作。如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已有了更多手段,银行业监管只需要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管住风险资本等几个核心指标即可。

    如果说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设立存贷比开启了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时代,那么,观察当前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宏观趋势,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我们有理由相信,放松存贷比也将开启新一轮银行业改革,促使中国银行业向多元化、异质化与国际化发展。存贷比指标的改革,也将促成银行业改革的契机,未来的金融市场需要更加灵活、自主与规范的银行。

    上一篇

    美可穿戴摄像商上市4天股价翻倍 鸿海精密参股成大赢家

    下一篇

    习近平访韩 东亚自贸区概念股爆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