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吸纳民资成功要诀在守信守法

    每日经济新闻 2014-07-03 00:25

    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吸纳民间资金介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是必然趋势。

    每经编辑 叶檀    

    每经评论员 叶檀

    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吸纳民间资金介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是必然趋势。

    6月23日,黑龙江出台65项措施,计划投资3000余亿元稳增长。中国城镇化需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大量基础设施,城市升级需要智能电网、核电、环保、地下管网等一系列投资,到底需要多少资金还真说不准。以往从银行、土地来,今年银行大规模发贷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土地市场,今年开始不要过度迷恋,动辄价格上涨20%以上的土地市场已经是个传说。

    资金只能从民间来,从债券市场来。

    地方政府已经向民营企业主频频伸出橄榄枝。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近期各省向民间资本开放的项目总投资已经超过1.5万亿元。6月27日,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面向非公资本推出110个共2650亿元合作项目;6月26日,广东省97个总投资2120亿元重大项目向民间投资招标;6月25日,甘肃省首批推出100个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6月23日,江西省面向非国有资本开放300个示范项目,拟引入2701亿元非国有资金。此前陕西省推出了39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总投资约2704亿元;长沙市推出了向民间投资开放的86个项目,总投资达1010亿元;河南省推出400个重大项目对民间资本开放,涉及总投资达3848亿元。

    让民资进入项目并不容易,第一得盈利,第二得保障权利,那些不以盈利为目的公共项目,民资不会感兴趣,他们不是活雷锋,不会主动承担政府的公共责任。保障权利更是困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企业家们要重新恢复对地方政府、对合资项目的信心,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吸纳民资能否成功的要诀在政府守信守法,而不是其他。

    除了吸引民资外,还有大规模发行债券的途径。目前的债券牛市,中国企业与韩国企业一道,在境外大规模发债,自发自还的地方债试点已经开始,铁道债规模不小,2014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批复发行规模共计1500亿元。股市原本是低成本融资首选,无奈投资者已经学精,A股市场低迷不振,融资困难。

    债券市场是基础,而不是股票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发行债券最重要的是信用、风险评估,评级公正则债券市场的基础稳了一半。不过一些信用评级公司拿人手软,导致债券市场高评级泛滥,形同虚设。最终依托政府显性与隐性信用背书的债券获得了好价格,这背后是市场虚置,政府信用成为唯一信用。

    地方债需要对地方政府财政进行评估、信用进行评级,财政公开透明准确是基本要求。也许地方政府还不习惯财政彻底公开,也不习惯评价他人者还要被评价。

    《中国经营报》6月28日披露了中国地方财政公开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上海、湖北、安徽三个省市将资产负债表试编范围扩至县区一级,其他地区则扩大试编试点城市范围,比如重庆、山西、湖南等地。事实上,早在2011年,根据财政部要求,全国23个地区试编政府财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政府财务报表、报表附注、政府财政经济情况和政府财务管理情况四部分。2013年8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向全国人大作预算执行报告时表示,将试编政府财务报告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但时隔一年,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并没有编制出台。

    最简单的是优胜劣汰的做法,不公开财政三张表具体情况的,不允许发债,以免误导投资者。任何投资都是风险收益共担共享,单方面享受收益的市场,一定会变成僵尸市场。

    中国目前处于债券发展关键时期,大量发债如果不伴随着基本准确的信用体制的建立,到时债务危机发生、民间财富被债务洗劫,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今日微评

    下一篇

    第五轮银行上市潮起 增速下滑恐遭冷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