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上会阵营“色差”明显
约70家公司超时出局
逾四分之一业绩下滑
574家待上会企业中,2013年业绩下滑的有155家,占比27%,其中业绩下滑幅度超过30%为26家,而连续两年业绩下滑的有44家
负债率:畸高与奇低
574家公司中,2013年末负债率超过70%的有39家,低于30%的则有146家;其中,11家公司负债率不到10%,负债率超过80%的则有5家
客户依赖的“不良影响”
预披露公司的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逐年上升:其2011年占比为13.39%,2012年为15.29%,2013年为16.53%,对业绩成色与资产质量均带来考验
逾八成公司是民营
83.97%,这是预披露公司群体中的民营企业占比,已足以反映其经济贡献与市场权重。而在成为IPO绝对主力的同时,一些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股独大和所有权、管理权合一的现象,可能成为未来发展升级的羁绊
6月30日,是IPO排队企业命运之坎。
当晚,证监会网站发布23家公司的IPO预披露或预披露更新文件。这也意味着,约有70家公司因无法按期发布预披露材料,而止步于IPO门外。
数据显示,自4月18日以来,已发布预披露材料的公司总数达641家。根据证监会此前公布的IPO审核进度表,截至6月26日,处于IPO正常审核状态的企业共有664家,中止审查的42家,两者合计706家。在23家公司昨晚“压哨”预披露之后,考虑到个别预披露公司已获发行批文不在IPO审核进度表中,实际约有70家公司因超时“出局”,占总数的一成左右。
据悉,证监会将于7月1日公布《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届时在审企业数量将最终确定。
此外,今年以来已有60家拟IPO公司终止审查。“财务数据不达标、上市排队时间过长,是一些企业放弃排队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不排除有的企业将通过借壳或者转道新三板等方式登陆资本市场。”
在6月30日发布预披露的23家公司中,申请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有14家,深交所主板(中小板)5家,创业板4家。至此,拟登陆上交所的公司有290家,深交所主板(中小板)131家,创业板220家。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批23家公司中,银行股数量多达11家,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包括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贵阳银行等。在这23家公司中,截至6月26日尚处于中止审查状态的企业有7家。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在641家已发布预披露或预披露更新文件的公司中,还未上会的企业有597家,其中沪市269家,深市主板(中小板)124家,创业板204家。
作为后备军团,这些拟上会企业的质地和成色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剖析可见,整体而言,预披露公司的“素质”优于已上市公司。2013年,逾七成预披露公司实现业绩正增长,而2013年盈利的上市公司中,正增长的比率不到六成。不过,预披露公司2013年的净利润增幅略为逊色。具体来看,各公司的经营状况、资产质量、业绩成色差异悬殊。在长期的排队过程中,有些公司的基本面已今非昔比,例如“中国最大通用机械制造企业”沈鼓集团已连续两年盈利大幅下滑。类似业绩下滑明显的公司多来自工业机械、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景气度低迷的行业,映射出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脉络。
行业结构方面,TMT公司占比逾两成,是规模仅次于仪器仪表和机械制造“大家族”的主力军团,数量几乎是化工、采掘及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等三大传统行业公司家数之和。与之相比,正处于行业拐点的房地产类公司仅有2家。从公司性质看,逾八成为民企,与十多年前A股的“国”、“民”格局几乎倒挂,这也反映了当下民企的经济贡献与市场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