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婷 发自厦门
每经记者 李婷 发自厦门
鼓浪屿启动申遗工作近6年以来,被称为“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最用功的”整治提升方案——《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发布。
根据《方案》,鼓浪屿被定位为“文化社区+文化景区”,目标是将鼓浪屿提升为“高尚的文化之岛、优雅的宜居之岛、精致的旅游之岛”。
《方案》显示,将全面指导鼓浪屿后续的提升整治工作,将通过对鼓浪屿申遗的核心价值进一步提炼、提升,高质量开展53个遗产核心要素的修缮,力争早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不过,对于现有的鼓浪屿商业业态格局而言,这份方案的出台并没有让他们对未来的经营更清晰,相反,不少老字号却在这几年越发陷入窘境。
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等鼓浪屿现有的商业经营者认为,目前鼓浪屿整治提升相关的规划和方案并没有将鼓浪屿已经存在的商户利益考虑进来,却试图将鼓浪屿整个商业业态重新规划疏导,这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很大的执行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因为房租的暴涨,多个老字号准备退出市场。与此同时,本报曾经报道(2013年8月13日《申遗背景下收紧家庭旅馆 鼓浪屿上亿民资或受波及》)关注过的鼓浪屿家庭旅馆依然在困顿中难以前行,多家家庭旅馆处于“有照无证”的尴尬经营状态中。
公房“非住宅”租户经营艰难/
“今天到现在(下午7点),我们还没开张。”鼓浪屿个体工商户协会副会长郭惠玲拉开收银抽屉无奈地摊了摊手。在鼓浪屿钢琴码头正对的龙头路商业街上,郭惠玲的“碧兰斋”经营已有30多年。
郭惠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种一日不开张的现象在最近一年多时有发生,前日倒是做了一单生意,就卖出了一件88元的饰品。
记者了解到,碧兰斋经营的是高端翡翠玉器等收藏品,应属于鼓浪屿整治提升中鼓励支持的,既有文化属性,定位也较高端。不过郭惠玲却认为,尽管这几年鼓浪屿一直在说整治提升,但前来旅游的高端游客越来越少,而鼓浪屿整体商业环境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提升,租金却持续攀升。就在碧兰斋几铺之远的“谢馥香”最近也悄悄拉下了闸门,退出鼓浪屿。
实际上,从去年6月1日开始,鼓浪屿对公房非住宅的突然涨租让租户难以承受。“我的店铺租金从每平方米40元涨到960元,涨了近23倍。”郭惠玲介绍,龙头路的公房上涨幅度最大,晃岩路也涨了十倍。
一些鼓浪屿传统的手工店都纷纷表示,涨租后压力很大,“要么涨价,要么关门。”一家手工鱼丸店的掌柜如是表示。
郭惠玲介绍称,受这次涨价影响,不少经营者都已退出。鼓浪屿上另一经营者认为,眼下鼓浪屿只有那些迎合年轻人喜好的时尚快餐等才能维持,不过这种多为“站店”式的经营(相当于只设外卖窗口),虽然能够节省一定的租金成本,但又直接导致了游客四处乱扔垃圾。
租金只是鼓浪屿公房非住宅的第一轮调整,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鼓浪屿商业业态控制导则》,从2014年6月1日开始,半年之内,鼓浪屿的非住宅公房租赁将进行一次“换血”,将不合规不合法的部分全面整改。
此外,根据鼓浪屿管委会去年5月发布的 《鼓浪屿商业网点》规划,整个鼓浪屿的商业街重新做了一次梳理规划,其中规定了各条商业街的定位和允许经营的业态,同时提出将调整不适应的一些业态。
“此前我在龙头路还经营一家有鼓浪屿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店,按照这些新发布的规划,也属于支持之列,不过,顾客买不买账却不是规划能说了算的。”郭惠玲表示,那家工艺美术品店在经营数年之后最终无力持续,而眼下“碧兰斋”也在考虑是否退出鼓浪屿。
商事登记改革遭遇“有照无证”/
在鼓浪屿整治提升过程中,鼓浪屿现有的商业经营者在近三年中还遭遇另一重身份认定的尴尬,这也是众多经营者的难言之隐。
2011年,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鼓浪屿申遗期间建设管理工作的通告》,暂停与申遗无关项目的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而这对于鼓浪屿现有的所有商户而言,直接面临的是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等等相关证照审批的暂停。
“在这期间都是陆陆续续放开一些临时证照的审批,有时候是发三个月,有时半年,此后也曾长时间暂停任何审批。”一些经营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如此,鼓浪屿的游客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而这些商户也需要持续经营。但由于证照不全,经营者担心随时被查处罚。
在国家全面推行商事登记改革背景下,厦门也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该政策推动下,今年4月1日起,暂停了三年的鼓浪屿风景区审批登记开闸。
鼓浪屿家庭旅馆经营业者董启农等都享受到了改革红利,2天内就拿到了此前迟迟审批不下的工商营业执照。不过,到手的营业执照没能让这些经营者摆脱尴尬,“先照后证”变成了“有照无证”。
正如厦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本年近日对 《21世纪经济报道》所言,行政许可前置审批改后置,降低了创业门槛,但也有隐患。比如,家庭旅馆、小餐饮、娱乐业等,取得执照后,甚至经营场所装修好后,但如果后置的许可证办不下来,就会产生问题。
因此,虽然获得了营业执照,但是后续的卫生许可、消防、特种经营许可证等等仍然在毫无时间表的审批等候中。
为了修缮鼓浪屿老宅并改建旅馆,据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估算,至少有4亿~5亿元的民间资金投入。同时,家庭旅馆的投资经营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许多租约都是长达8~10年。然而由于相关证件未能放行,许多家庭旅馆只能“违规”经营,由此引发另一重风险。多名业者向记者证实,由于证照不全违规经营,前后已有数十名家庭旅馆经营者被短暂拘留。
鼓浪屿个体工商户协会相关人士也透露,不仅仅是家庭旅馆业遭遇证照不全尴尬,目前许多因为不符合申遗相关商业业态规范的经营者实际上都存在此种情况。
原有商业格局恐被“一刀切”/
距离上次接受采访近10个月后,旧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董启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5月鼓浪屿管委会发布的三项规划(《鼓浪屿家庭旅馆专项规划》、《鼓浪屿商业网点规划》、《鼓浪屿户外广告专项规划》)仍然是官方审批核准的标准。
与此同时,在4月1日鼓浪屿放开行政审批时发布的《鼓浪屿商业业态控制导则》也重申了一些规定,如对于核心景观控制区禁止新建、扩建各类招待所等;历史风貌建筑的门楼、围墙外侧也禁止开设商店、餐饮店。
据董启农介绍,家庭旅馆业者在前期大规模进入鼓浪屿时,并没有相关规范限制,而最近一两年内,突然被评定了许多“重点风貌建筑”,鼓浪屿利用核心要素和重点风貌建筑被禁止改造为家庭旅馆,但对于退出却缺乏实质性的执行办法,只在审核方面“一刀切”令商家难以接受。
经营者们也认为,眼下鼓浪屿确实乱象丛生,高端客源也在流失,但鼓浪屿的整治和提升必须将鼓浪屿已形成的商业格局业态考虑进去,“一刀切”的方式难以平衡如此众多的原有商户利益,而眼下规划并没有对此类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根据《鼓浪屿整治提升总统方案》发展策略,计划“将整合各类可用于展示、经营的资源,调整旅游及商业的业态与布局……实行政企分开,成立统一的市场运营主体,按市场规则承担鼓浪屿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维护、景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经营和商业业态提升等工作”。
经营者们对私宅、公房等“成立统一的市场运营主体”提出质疑。鼓浪屿上的现有建筑约有6000栋,近90万平方米,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岛上的建筑权属分公房、私房、公私混合房、单位自管房和产权不详房屋等五类,产权不明的比例较大,对此,政府又将如何成立统一的市场运营主体?
同时身为鼓浪屿旅游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董启农认为,鼓浪屿是历史形成的,对于鼓浪屿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不应该以“堵”的形式治理。如何正确疏导,如何不然申遗淹没民生本末倒置是一系列复杂问题,也在拷问鼓浪屿行政管理智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