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2014-06-20 02:3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当贸易和投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相应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必须跟上步伐。

    在中国外贸低速增长的时候,中国和英国的贸易与投资增速却达到两位数,而伦敦又是全球金融中心。

    6月19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家机构研究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李克强总理访英时参加了汇集全球金融巨头的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议,主要讨论金融议题,确立中国建设银行在伦敦建立清算行等一系列成果,不仅为实体贸易和投资提供服务,也使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要知道,当年美元实现国际化,也是通过伦敦途径。”该人士说。

    支持实体经济需要

    “这次李克强总理的访问,正逢双边贸易达到历史新高的时刻。”英国首相卡梅伦6月17日在首相办公室唐宁街10号表示。

    2013年,中国和英国的贸易额达到历史新高700亿美元。今年前5个月,中英双边贸易达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2%。

    中国驻英大使馆商务参赞周晓明说,2013年至今,中国在英国的投资已超过160亿美元。

    当贸易和投资达到一定规模时,对贸易企业来说使用人民币结算能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对企业投融资则有重要的便利化作用。而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是跨境结算,“走出去”即是建离岸中心。

    自2009年7月人民币开始试行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到全面推行,至今已有5年。

    中国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地位在全球所占的地位,可以从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中管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定季公布的数据,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在不断扩大。2011年规模为2.08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为1109亿,2012年,对应的两项数据分别为2.94万亿元和2802亿元。去年则出现成倍增长,上升到4.63万亿元和5337亿元。

    跨境人民币规模的扩大取决于贸易往来需求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需求,而伦敦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伦敦设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正当其时。”上述研究人士说。

    人民币国际化 欧洲是关键

    早在今年2月,英国政府就积极与中国协商,准备在伦敦设置人民币清算行。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说,内地和香港特区之外的人民币支付有2/3发生在伦敦。伦敦离岸中心的人民币交易及投资活动在快速增长。

    于是,中英于2013年6月签署了三年期、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成为首个具人民币换汇协议的七大工业国。

    此次李克强参加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议,中国建设银行被指定为伦敦人民币清算行,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欧洲战略。

    上述研究人士说,人民币扩大海外流通,总要找一些落地区域。除了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设立人民币离案中心,还需要在发达国家找一个能够撬动欧美的支点。而全球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好的伦敦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他也提到,设立清算行只是先期工作,后续还需要政策落地以及资本账户的开放。而人民币与英镑可以直接交易,有利于中企接下来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进行资产管理。

    李克强在出访英国时还提到了包容性增长。对内,他认为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私营部门的投资积极性,加强金融和税收监管,并提高监管透明度。对外,李克强则表示中国愿意与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和机构加强合作,推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有机衔接,使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可以共同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恩爱”已成往事 绿盒王老吉股东闹分手

    下一篇

    稳增长再承压:前5月13省国企“负”利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