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智
每经记者 李智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相信这句话早已铭刻在每个投资者的心中。但是,即使在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A股市场之上,其实也有着“稳赚不赔”这样的好事。答案很简单,就是打新!
打新“稳赚不赔”
从今年1月17日,纽威股份(603699,收盘价18.15元)叩开关闭了一年有余的A股大门开始,到2月28日,先后已经有48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与以前不同的是,在监管层的引导下,这批新股发行市盈率明显偏低,它们所面对的,是一大批早已“饥渴难耐”的炒新资金。最终的结果是,48只新股在上市首日无一破发,而这也意味着,所有中签的资金全部实现盈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48只新股都迎来了曾经被誉为“最严限炒令”的上市首日交易新规。通过限制开盘价较发行价的涨幅以及盘中停牌的手段,将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上限锁定在了44%左右。虽然监管层制定如此严厉的交易规则,是意在抑制资金对新股上市首日的炒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新规并未完全遏制资金对新股的炒作热情,由于新股上市首日非常容易触及停牌线,“秒停”俨然成为了一个惯例。另外,新股炒作期明显延长。
华融证券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集合竞价阶段,48只新股涨幅均达到相对发行价20%涨幅的上限,并以此开盘。接下来在开盘的瞬间,有44只新股的股价触及盘中涨幅较开盘价上涨10%的标准,累计获得32%左右的涨幅并开始了第一次临时停牌,而这44只新股最终也取得了44%左右的涨幅。即使是 “例外”的4只新股——海天味业 (603288,收盘价34.62元)、陕西煤业(601225,收盘价4.11元)、应流股份(603308,收盘价11.79元)和炬华科技(300360,收盘价35.70元),上市首日在收盘阶段也分别取得了29.58%、13.75%、34.06%和18.67%的涨幅。
那么,如果中签者按照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卖出的话,收益率又将如何呢?华融证券认为,在不考虑持有股票市值波动的情况下,收益率的计算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申购中的时间成本,中签率高低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按照上市首日收盘价卖出情况来计算,预期“打新”收益率最高的是海天味业,收益率为2.3%,紧随其后的是牧原股份(002714,收盘价39.58元)以及金贵银业(002716,收盘价22.50元),预计收益率为2.21%和2.20%,而收益率垫底的则是登云股份(002715,收盘价34.12元)、岭南园林(002717,收盘价40.62元)和东易日盛(002713,收盘价32.85元),预计收益率分别是0.37%、0.47%和0.53%。总的来看,如果以上市首日收盘价来测算的话,预期收益率的平均值在1.37%。需要注意的是,该测算结果是由华融证券基于二项分布建立模型,综合考虑了中签率、新股涨幅、资金占用成本等因素后得出的。
收益率超余额宝
面对华融证券估算出的收益率,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意外,毕竟海天味业绝对算不上是最耀眼的新股。不过在首日涨幅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中签率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年初发行新股其实普遍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上市首日的上涨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绝大多数的新股从上市次日开始,就走上了连续涨停之路,出现了令人瞠目的涨幅。这不仅让中签者喜笑颜开,也极大地激起了炒新者的激情。
以易事特(300376,收盘价55.77元)为例,公司股票首发价格为18.4元/股,在1月27日上市当天顶格上涨44%之后,又迎来了连续11个涨停板,并在3月3日触及77.66元/股的历史新高。如果一个投资者足够幸运,仅仅使用一个中签号(500股,初始市值9200元),就能获得约2.9万元的收益(不含本金),收益率将在3倍以上,而这一切仅发生在1个半月的时间内(1月17日申购至3月3日最高价)。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众信旅游(002707,收盘价90.00元)身上,投资者中签一个号(500股,初始对应市值1.16万元),最大盈利可能达到3.4万元,整个过程也同样发生在1个多月时间中 (1月15日申购,2月26日触及最高点)。毫无疑问,这是投资普通的股票所无法媲美的。
总的来看,根据中金公司测算显示,若机构投资者在IPO重启后持续参与网下新股申购,且单日可同时参与几家新股项目,估算IPO重启这段期间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的平均新股申购收益在40%左右;个人投资者的平均新股申购收益在25%左右。若单日仅能参加一家新股项目,则个人投资者的平均新股申购收益在7%左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券商测算的收益率,实际上是在1~2月新股发行中获得,而非年化收益率。根据华融证券的测算,单只个股首日卖出约1.37%的平均收益率或许并不起眼,但是多参与几个批次的新股申购,收益率也将随之提升。
而中金公司的测算则更为直观,即使投资者因为资金不足,单日仅能参与新股申购并获得7%左右的收益,如果仅仅考虑这两个月的成果,简单折算的话,其年化收益也可能超过40%。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因为考虑到年内大约仅有100只新股发行,约为已发行新股数量的两倍,如果上述新股申购收益能够保持的话,那么申购者的全年收益或许在20%左右。
再来看从去年底开始风光一时的,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军团”,虽然今年初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逼近7%,但是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的快速下滑,如今的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已经下滑至4.675%(6月8日数据)。同样,零钱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从今年初的超7%,降至如今的4.84%(6月9日数据)。而就算按照7%左右的年化收益估算,在今年1月至2月这一时间段内,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也就在1.17%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投资“宝宝军团”或选择其他稳健性的理财方式,在同样具有资金灵活优势(如未中签,资金会在三个交易日后自动返还至股票账户)的情况下,打新确实有着极大的魅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