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陈小雨
每经记者 鄢银婵 发自重庆
尽管干细胞行业当前处境仍然尴尬,但这并不影响中源协和建立遍布全国干细胞库的战略。
5月20日,中源协和连发两个公告。第一份公告显示,子公司和泽生物拟与贵州省红十字会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红十字医院)开展合作,共同投资500万元设立贵州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和泽生物还计划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合作,共同投资设立江苏和泽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和泽生物以现金
出资700万元,占股70%;南京妇幼保健院以知识产权出资300万元,占股30%。
中源协和主营业务为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业务,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0%。2013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25.8万元,同比下滑930.59%;下滑原因包括“存储业务市场竞争导致业务量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源协和此次拟进入的贵州市场同样激烈竞争。早在2011年北科生物便在贵州布局,成立了北科贵州干细胞库;而在今年4月,中源协和对多种干细胞检测制备费用进行大幅提价。市场人士认为,与北科生物等竞争对手相比,中源协和在新市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尽管中源协和曾表示,未来将大力做大化妆品业务,但目前看来,其主要精力还是在肝细胞药物研发、产品等方面。但是,干细胞产业目前仍然面临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尴尬。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干细胞研究所所长王立斌向记者介绍,“干细胞研究已经15年了,但是除了造血干细胞用于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之外,在其他医疗领域还仅处于研究阶段,效果都不太明显。虽然我国对于干细胞研究持鼓励态度,但至今未许可除造血干细胞之外的其他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
王立斌表示,目前国家卫计委正在研究制定《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该办法出台后,在政策监管下,干细胞产业才有健康的发展前景可言。
对于上述观点,记者致电中源协和董秘办,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