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元被质疑一事也反映出,由于三元自身的经营压力过大,引起了外界对其成本控制的更多关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郭梦仪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郭梦仪 发自北京
工业明胶日前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有媒体发布消息称,知名乳制品企业三元股份(600429,SH)涉嫌使用制革厂工业下脚料制造的明胶生产酸奶。对此,三元股份在5月9日回复称报道失实,公司使用的所有明胶均为食用明胶。
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元被质疑一事也反映出,由于三元自身的经营压力过大,引起了外界对其成本控制的更多关注。
受2013年奶源紧张影响,三元股份去年亏损,毛利率同比下滑0.98百分点至21.51%,低于光明乳业、伊利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受此影响,严控成本费用被列入了三元股份2014年的经营计划之中。
除了“节流”,三元股份“开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公开资料显示,三元股份去年亏损,前年虽然盈利,但盈利原因主要是来自麦当劳的收益以及政府补贴。
三元股份去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几年前两起失败的并购。奶业专家陈连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三元股份并购三元和太子奶,是希望借两个公司的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乳饮料,但是由于三元自身经营能力不佳、市场反应迟钝,让旗下的太子奶和三鹿“风光不再”。之前是业界龙头的两家公司,被股东指骂是“臭鱼烂虾”。
三元否认采购工业明胶/
明胶供货商嘉利达苍南在3月15日遭到央视曝光,视频显示,该公司的原料库房中堆积着大量灰黑色的动物皮碎块,食用、药用明胶即由此生产而来。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三元股份的乳制品被指使用来自这家问题企业“嘉利达”的工业明胶。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获得的证据显示,采购嘉利达苍南明胶产品的为北京三元乳业有限公司和山东三元。嘉利达苍南在2013年至2014年初多次发货给三元股份,总量达到2万多公斤。报道一出,三元股份股价收盘下跌2.47%。
三元股份5月9日在官网上发布声明否认此事。声明中表示,公司明胶所涉及的原料及产品全部合格,经检测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均有合格的检测报告。而且,公司一直对供应商实施严格的管理审查机制。供应商需经质量、供应、技术等部门的联合审核,并采用了独特的供应商二方审核机制,确保所有原辅料合格。不仅如此,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也均符合国家标准,经检测合格后,方上市销售。
三元食品副总经理吕淑琴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三元使用的所有明胶均为食用明胶,三元公司已经向做出这一报道的媒体发出律师函。
毛利率低于同行/
随着乳制品成本水涨船高,三元股份正在对成本进行“严控”。由于工业明胶仅为食用明胶价格的四分之一左右,奶业专家王丁棉认为,三元股份被怀疑使用工业明胶的背后,反映出业内对三元股份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的担忧。
多家乳制品企业披露的2013年年报显示,乳制品原料成本上升同比均有升高。伊利股份与光明乳业液体奶直接原料成本同比上升近20%,三元股份液体奶直接原料成本同比上涨8%。
虽然三元股份的直接原料成本上涨幅度不算大,但三元股份利润率低于其余A股乳制品上市公司。2013年,三元股份液态奶的营业收入依旧占大头,为80.5%,但液态奶毛利率仅有21.51%,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阅其余乳制品上市公司财报发现,其毛利率均比三元股份高。光明乳业主营业务液态奶2013年的毛利率高达42.88%;伊利股份2013年液态奶毛利率为26.09%,液体奶和乳制品制造业的毛利率为28.78%。
受奶源短缺、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2013年三元股份陷入亏损泥潭,巨亏2.27亿元,也是2013年唯一亏损的A股上市乳企。此前三元股份曾预计,2013年度将亏损1.85亿~2.15亿元,最终亏损幅度超出公司预期。
“薄利”之下,即便是成本上的小幅度增长,也让三元股份倍感压力,“严控成本费用”也被写入了三元股份2014年的经营计划之中。
战略效果被股东质疑/
除了“节流”以外,“开源”必不可少。陈连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三元股份的亏损,主要是原奶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同时,三元股份整体产品结构主要集中于中低端液态奶,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但在品牌推广上花费较多,导致盈利能力较差。
不过,三元股份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战略并不顺利。5月7日,三元股份股东大会在公司大兴区公司总部举行,与会股东就公司亏损事宜向三元的高管们提出不少质疑,其中更有股东指责三元收购的三鹿奶粉和太子奶等企业是“臭鱼烂虾”。
为了发展高附加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乳饮料,4年前三元股份出人意料地“吞下”了深陷三聚氰胺泥沼的三鹿奶粉。1年前,三元股份再次跨地域收购负债沉重的湖南太子奶。几番大手笔整合之后,公司业绩似乎也出现“后遗症”。
2009年到2013年,三元参与的三鹿以及太子奶的重组,不但没有使三元股份市场布局得以完善,反而由于巨额的并购资金以及高企的市场费用、人工费用,成为三元股份极大的包袱。
根据三元股份的年报,其营销费用自2008年的2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7亿元,涨幅达到250%。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三元股份营销费用已达到8.27亿元。
营销费用虽然年年上升,但王丁棉表示,对市场反应的滞后加上公司本身体制反应缓慢、身材臃肿,使得三元股份没有将婴幼儿配方奶粉和乳饮料两个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起来。
三元股份年报显示,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公司液态乳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1.9%、84.4%和80.5%,乳粉、干酪等固体乳产品占比仍然较低,难以抵御原奶价格起伏带来的经营风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