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5A景区乱象丛生

    2014-05-09 00:5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发自江西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发自江西

    提及江西如画般的风景,必然要提到6个5A景区:龙虎山、庐山、景德镇、三清山、井冈山、婺源江湾。这些5A景区,既是江西风景的代表作,也是江西旅游收入的领头羊。江西省5A级景区的数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11位,但江西旅游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江西省旅游总收入1896.06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0位。

    旅游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景区在配套、管理、服务等方面问题重重。

    庐山:多头治理 游客难识真面目/

    江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庐山无疑是其中的头牌。但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就有“庐山通票不通,游完全部景点需要1800元”的报道出现。庐山管理局为此澄清,庐山全山有12个景区,37处景点,230多个景观,但这些景点都不属于庐山管理局管辖。

    庐山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庐山现行的管理体制,自1984年设立庐山管理局至今,30年间几乎没有变化。整个庐山分别由庐山管理局、星子县、九江县、庐山区、庐山垦殖场和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等6个部门管理,被称为“一山六治”。

    直到2005年,九江市将庐山垦殖场、茶科所等几个单位划归庐山管理局,旨在进一步扩大庐山管理局对庐山的管理范围,但是位于星子县、九江县和庐山区的庐山山体仍然游离在“庐山”之外,目前庐山还是“一山五治”的局面。

    无论是“一山六治”还是“一山五治”,多头治理彰显的是庐山管理体制的混乱,也让游客难识庐山真面目。

    庐山景区混乱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了庐山的旅游发展。顶着诸多“金字招牌”的庐山,开发初期游客人数和经济收入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多年以后,全国的景区都在大步往前走,庐山由于体制原因,固步自封,不前进就是倒退。

    新华社曾将庐山和一同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的黄山进行比较。1979年,庐山的境外游客是黄山的10倍,到了1997年,庐山的境外游客只有黄山的四分之一。2013年,黄山的入境游客160.59万人次,这个数字和整个江西省的入境游客几乎相当。

    管理体制的不统一,制约了庐山旅游的发展。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几十年来,庐山多头治理的难题得不到解决,是决策层的领导没有下大决心。“大庐山的整合与统一,一定会损害一些部门甚至是个人的利益,这需要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有决心,放弃局部利益,保全江西旅游的大利益。”

    田勇是江西旅游规划的智库专家,曾多次参与庐山体制的规划。他说,30年来,江西省政府开过了不知道多少次会议,出台过多份决议,但庐山仍然是现在的小庐山。“因为一个方案出台,总会损害某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使另外一部分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里面就有一个平衡,还有一个总的大方向,就是整个庐山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大庐山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

    “但一到实际层面,涉及庐山体制改革的部门往往从地域利益,甚至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所以很多方案最后都名存实亡。”田勇说,20多年前,他还为各个方案去思考去探讨,认为总算能解决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有。

    井冈山:维护不力 缆车脱落酿事故/

    今年4月12日,井冈山举办第五届杜鹃花节开幕式,开幕式当日和次日,对所有上山游客实行免收190元的大门票。开幕日恰逢周末,数以万计的游客上山参观旅游。井冈山上茨坪的马路停满了私家车,交通一度瘫痪。南昌游客廖女士和朋友自驾到井冈山旅游,她告诉记者,山上所有的餐馆都爆满,为了吃顿午饭,她们整整等了两个小时。“并且餐桌还是摆在外面,在炎热的天气下等候,影响旅游的心情。”

    相比这些,当天上午杜鹃花山上的缆车脱落致一死四伤的事故,可谓血的教训。井冈山管理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怒斥井冈山的一些领导好大喜功,喜欢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扩大声势,但又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在山上已经超负荷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控制上山的人流量?”

    面对“缆车脱落”这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井冈山也被质疑救援不力。事故发生后,缆车停止运行,上百名游客被困在缆车上,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这些人被困五六个小时后,才徒步走下山。虽然景区对这些上山游客实行了全额退票,但不少游客的行程被打乱,影响了返程的车票或机票。井冈山方面表示,事故给井冈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损名声,他们无法满足游客的额外要求。

    田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按理说,井冈山举办这个活动,应该比较有经验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缆车事故背后,还有更多混乱的问题。

    自2010年举办杜鹃花节以来,每年的杜鹃花节都被看作是井冈山对外宣传的重要活动。井冈山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井冈山共接待来山游客89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05亿元,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01%、8.42%。

    “但实际情况是,井冈山(旅游)数据下降不少。”田勇说,正常情况下,每年5月到9月是井冈山旅游旺季,但去年这个时候,井冈山宾馆房间的床位还有很多是空的,前几年并不是这样。

    记者并未从井冈山旅游局核实到上述信息,但桂林旅游(SZ.000978)2013年报披露,其参股的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2025万元,较上一年度的2572.5万元净利润下降27%。

    田勇认为,井冈山旅游产品过于单一,主要以红色旅游为主,“前几年建国大庆、建党大庆,连续几次资源用得差不多了。不能光靠国家年年推动,要回到经济规律中来。”

    景德镇:配套落后 尚无五星级宾馆/

    5月1日上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瓷乐表演现场,来自韩国的游客朴银太听得如痴如醉。“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朴银太认为,但在购买陶瓷产品时,不知道选什么好,景德镇缺乏知名的品牌。“相比中国其他一些旅游城市,景德镇的住宿水准不高,还没有一座五星级酒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景德镇目前无挂牌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也不超过5家。

    不仅在景德镇,放眼江西,高档酒店的数量也不多。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显示,国内共有五星级酒店共有704家,江西只有9家,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3位。

    江西的9家五星级酒店中,南昌有7家,九江1家,赣州1家。景德镇被江西省作为国际旅游名城来打造,五星级酒店的空白,让景德镇离国际旅游名城相距甚远。

    原江西省旅发委副巡视员曾宜富认为,五星级酒店的数量不能真实地说明江西的接待能力,有些省、市政府的接待宾馆也是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建设的,但由于经营管理的不规划、不标准,导致没有五星级的服务。

    “一个地方旅游产业的强与弱,交通往往是第一因素。”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说,景德镇在江西区域中,交通是短板,目前只有一条皖赣铁路线穿过,虽然有机场,但无国际航线,开通的国内航线也非常有限。

    景德镇旅游局局长尧宁生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铁路交通仍然是景德镇的短板。

    景德镇首屈一指的就是千年瓷都,到景德镇的游客都会捎上一两件瓷器回家,但眼花缭乱的各类瓷器市场,让游客难以分辨出瓷器的等级。

    五一期间,江苏游客杨先生到景德镇旅游,他说一进景德镇,马路、酒店、景区里都有瓷器的元素,想买瓷器很方便,但就是不知道去哪里买。“我对陶瓷没有研究,是外行,怕花了价钱买到次品,所以不敢下手。”

    杨先生认为,景德镇对陶瓷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如果可以按照品牌、等级做成分类的市场,这样也方便游客购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资金政策双缺位

    下一篇

    中概股惨遭“屠杀” 5个月市值蒸发1068亿美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