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29日),陆家嘴集团方面回复本报记者称,“锦绣前城”只有298套 (总面积35704平方米)属于单位租赁房,陆家嘴集团将该单位租赁房的对外推广名暂定为人才公寓,这次并未出售。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2011年11月,上海多家媒体报道,专为陆家嘴金融城资深白领度身定制的人才公寓 “锦绣前城”项目开工。作为公租房的一种,项目将以3~5年长期租赁的方式投入市场,投资70亿元,共2066套公寓住房,配备2600多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
然而,近期一个名为“陆家嘴锦绣前城”的新建楼盘出现在搜房网的新房信息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到,上述楼盘正是陆家嘴的人才公寓项目。
昨日(4月29日),陆家嘴集团方面回复本报记者称,“锦绣前城”只有298套 (总面积35704平方米)属于单位租赁房,陆家嘴集团将该单位租赁房的对外推广名暂定为人才公寓,这次并未出售。
蹊跷:人才公寓对外销售?
“锦绣前程”的前身,最早要回溯到2007年出让的花木新民北块地块。2006年9月,该地块正式招标,吸引了新鸿基、世茂、仁恒、华润、中海、合生创展、星河湾、金地等8家大牌房企参与竞标。
一年后,上述地块公开了最终的买家,星河湾旗下的项目公司获得上述地块的使用权。
2009年1月,该地块的命运再次生变。根据《上海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浦东新区规划管理局发布《浦东花木新民北块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草案)公示公告称,陆家嘴集团需要“部分收回”新民北块地块,以解决其中5000余套人才公寓,由此,花木新民北块开发实体变成了原来地块的买卖双方——陆家嘴公司和星河湾公司,双方各自提出了规划调整。整个地块规划6750户房源,住宅建筑面积达53.6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块,其中,陆家嘴负责北部地块,南部地块则属星河湾。
2011年,陆家嘴集团正式宣布开发这一地块。当年11月29日,上海多家媒体报道称,总投资预估约70亿元的上海陆家嘴“锦绣前城”人才公寓开工,总占地面积13.68万平方米,共2066套公寓住房,配备2600多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预计201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可容纳2000多个金融城白领家庭。
然而,今年3月,上海新建商品房中出现了一个名为 “陆家嘴锦绣前城”的楼盘。记者根据上述楼盘的地址,从上海网上房地产了解到,早在今年2月24日,上述楼盘就已获得了预售许可,推出567套共6.81万平方米的住宅预售。截至昨日,已卖出其中59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致电该项目销售的相关负责人,后者证实陆家嘴“锦绣前城”内确实有人才公寓对外出租,其同时强调,“锦绣前城”项目中也有可以出售的房源。
回应:人才公寓仅298套
为什么原本规划为人才公寓的“锦绣前城”最终会对外销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采访陆家嘴集团办公室熟悉上述情况的相关负责人,后者回应说,人才公寓仅占其中的298套。
随后,她又向记者电邮了一份文字回复称,“锦绣前城地上总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将建2000余套商品住宅。2014年,浦东建交委下达了相关批复,确认项目中的298套 (总面积约35047平方米)为单位租赁房。陆家嘴集团将该单位租赁房的对外推广名暂定为人才公寓。”
陆家嘴集团在开发人才公寓的地块,建造商品住宅的做法引发争议。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宋会雍表示,原来规划为公租房的人才公寓,现在当作普通商品住宅对外销售,是否合适值得商榷。据他介绍,上海的人才公寓是为了满足园区入驻企业的人才引进需要而建设的,因为建造这批人才公寓,开发商有可能获得比较低的地价,现在这部分房屋转为商品房进行销售,是否需要补地价也有待进一步商议。
不过,他也表示,上海目前也确实没有针对人才公寓的管理或约束文本,是否将人才公寓对外销售,仍属于企业自主范围。而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则表示,人才公寓转作商品住宅销售,只要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就是可以的。
显然,相关政策、法规的缺位,让人才公寓“变身”商品住宅销售变得很容易。
上述两位人士的观点,让业界对上海人才公寓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忧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采访陆家嘴集团方面,咨询旗下其他在开发人才公寓未来是否也有可能以商品住宅对外销售,对于人才公寓的资产管理目前有无具体的管理办法。但截至发稿,未收到陆家嘴集团方面的回复。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