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公开配股成功建发股份募资超30亿

    2014-04-30 00:4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婷 发自厦门    

    每经记者 李婷 发自厦门

    4月28日,招商地产申请撤回65亿元融资方案,同一天,另一家房企却成功在A股实现再融资。

    建发股份(600153,SH)日前发布配股发行结果公告称,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认购合计5.97亿股,按照每股5.13元的价格,有效认购资金总额为30.64亿元。

    在房企再融资闸门放开之后,中小规模的房地产企业厦门建发股份,成为近四年来首次完成A股公开配股再融资的房企。

    尽管建发股份公告称此次融资将全部用于公司主业供应链营运,但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涉房”企业首例面向A股成功完成公开募资事件,将对当下房地产企业发挥一定正面作用。

    建发股份公告称,公司以股权登记日2014年4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公司总股本22.37亿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基数,按每10股配售2.768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共计可配售股份6.19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认购合计5.97亿股,按照每股5.13元的价格,有效认购资金总额为30.64亿元,占可配售股份总数比例为96.45%。

    自房地产再融资开闸,已有多家房地产公司再融资方案获得批准。今年以来,中茵股份(600745,SH)、天保基建(000965,SZ)、大名城(600094,SH)都曾发布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

    不过,包括国泰君安等多家券商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过A股公开配股募资获得成功的案例,建发股份为近四年来首例。

    记者了解到,建发股份为“供应链+房地产”双主业运作模式,根据建发股份4月16日公告,公司配股方案该拟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3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公司的供应链运营业务,其中15亿元计划用于补充供应链运营业务的营运资金,不超过20亿元用于偿还供应链运营业务的银行贷款。

    尽管公告宣称公司配股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第一大主业供应链运营,但仍有业内人士质疑其会将资金转向房地产业务。

    2013年半年报显示,建发股份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为67.7亿元,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上升至13.81%,毛利率虽由37.36%下降至29.72%,但仍远高于供应链的3.76%。房地产营业利润20亿元,也高于供应链的15.8亿元。

    据统计,2013年建发股份拿地支出高达116亿元,仅去年12月,其在厦门购买地块的资金花费就超过60亿元。今年4月,建发又在上海松江花10亿元拿地。

    上海亿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化东认为,目前,“涉房”企业的再融资方案比其他行业更为严格,而“双主业”的建发股份成功募资,将对其他房地产企业发挥一定的正面作用。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宋会雍也认为,这实际上就是房地产股再融资放开的信号。

    2013年三季度,新湖中宝就曾公布再融资预案。根据公开信息统计,目前已有近40家上市房企发布再融资预案,扣除资产重组的情况,仅现金认购的额度就近9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封闭的资本市场一度制约行业发展。2010年A股地产再融资暂停,银行信贷融资仅向少数优质房企倾斜。由于我国此前数年房地产市场总体趋紧的供求关系,房企或借助于信托、民间借贷等高成本融资渠道,或延缓开发进程,房价上涨的收益基本冲抵了资金高成本的影响,同时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在推高社会融资成本的同时增加了融资的风险。

    宋会雍表示,A股地产再融资的放开,表明监管层已经放弃以往通过加大资金链压力来促使开发商降价,从而控制房价的思路。打开资本市场,扩大房地产企业直接融资范围及力度,有利于满足上市房企进一步发展的资金需求。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化对于行业竞争格局的调整会产生较大影响,市场份额向优势房企集中的趋势将更为凸显。

    宋会雍表示,虽然目前一级市场正在走向“见底”趋势,不过,再融资放开对于房地产企业有一定“利好”。实际上,在手上握有资金之后,这些企业的融资成本等风险仍然很高,短期内,这些房企将会在价格上进一步“僵持”。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合肥三洋首季净利1.2亿惠而浦入主成效待观察

    下一篇

    南宁“绕道”限购政策 二三线城市救市潮暗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