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汽推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 全新动力总成曝光拟带动品牌形象提升

    2014-04-21 00:55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一直走在前列。

    继纯电动车荣威E50和550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之后,本届北京车展上,上汽旗下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正式亮相,并有望于2015年小批量生产。作为国内自主品牌中第一个拥有燃料电池轿车的企业,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的推出,不仅预示着上汽新能源汽车将完成在A0、A+和B级三大细分市场的全面布局,也进一步体现了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瞻技术路径和核心研发实力。

    新能源之外,在传统汽车领域,上汽也在进一步打造“高效节能”的竞争优势。就在前不久,上汽乘用车发布了其名为“CUBE-TECH”的全新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含上汽乘用车自主研发及与通用联合开发的MGE系列、SGE系列缸内直喷发动机,TST6速双离合变速器、TST7速双离合变速器,以及新一代发动机启停系统,在燃油排放上能全面达到欧6标准。

    至此,上汽乘用车不仅成为国内首家在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四大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车企,还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达到第四阶段燃油消耗限值能力的自主品牌车企。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在新能源和动力系统等核心技术上的双向突破,上汽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表性企业,其品牌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

    卡位新能源前瞻技术领域

    与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车型不同,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纯氢,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零”排放和无污染,因此,燃料电池轿车也被业界广泛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方向”。目前包括奔驰、丰田、日产等跨国企业都纷纷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

    然而,从目前来看,国内自主品牌中,已经具备氢燃料汽车市场化能力的车企仅有上汽一家。对此,有观点认为,上汽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的突破,预示着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具备全面的竞争优势。

    而这一优势的取得应归结于上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上的前瞻思维。早在2010年,上汽在其“十二五”规划中就已经明确了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等三大新能源核心技术路线,并在2009至2013年的5年间,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致力上述三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突破。截至目前,上汽新能源汽车已经推出包括荣威E50以及550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多款车型。

    在对前瞻技术保持高度关注的同时,上汽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过程中,还始终将“市场化”放在第一位。在其“十二五”规划中,上汽表示:“2015年上汽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保持在业界的领先地位。”因此,作为国内首款基于纯电动汽车专属平台设计的新能源车型,荣威E50不仅具有新能源汽车的环保和节能优势,还兼具传统汽车的实用性和设计感。小巧的外形设计、丰富的储物空间,长达180公里的续航里程以及快充和慢充两种灵活的充电方式,都为荣威E50赢得市场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正因如此,上汽荣威E50得以先后入选国家以及上海和北京市地方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

    不仅如此,凭借在实用性和安全性等各方面综合优势,荣威E50在率先成为“中央党校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用车的同时,还成功进入上海市政府公务用车采购车型之列,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E50之外,去年的广州车展上,上汽还进一步推出了国内首款量产三核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Plug-in混合动力车型,该车以三核驱动,搭载EDU智能电驱变速箱,最终实现了2.3L的百公里油耗和长达500km的行驶里程,在产品性能上媲美合资和进口主流混合动力产品。

    随着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的推出,上汽新能源汽车全面覆盖了A0、A+和B级车三大细分市场,并将以 “短途零排放、长途低排放和长途零排放”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确立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地位。

    突破核心技术打造品牌优势

    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突破只是上汽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一环。

    早在2010年,上汽就宣布,将联合通用共同致力于1.0~1.5T的小排量发动机的研发。在此次合作过程中,上汽不仅将与通用共同承担研发任务,还将与其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这种独特的合作模式不仅在彼时是业内首例,在目前也并不多见。

    不仅如此,在与通用合作的同时,上汽还进一步自主研发了1.8T和2.0T的高效能发动机,其中的2.0T产品已率先搭载在上汽旗下自主品牌车型之上。对此,汽车业内专家指出,先期应用的MGE发动机和这次联合发布的SGE具备诸多相同技术特征,证明上汽在核心技术方面真正达到了国际一线水准。

    就在本月初,涵盖上述两大研发成果的上汽“CUBE-TECH”全新动力总成正式发布。按照规划,未来5年,上汽将在下一代产品中全面搭载全新的动力总成,以期达到“综合指标三个超过20%”,即“碳排放减少超过20%、动力性提升超过20%、经济性提升超过20%”的总体目标。

    随着在新能源和传统汽车领域同步发力,上汽乘用车不仅将率先成为国内首个真正拥有达到第四阶段燃油消耗限值能力的自主品牌车企,还将成为国内首家在动力总成、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燃料电池四大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车企。

    随着新能源和传统技术领域的突破,上汽乘用车的综合竞争力也在进一步增强。2013年,在国内自主品牌整体表现不佳的大背景下,上汽乘用车以15%的同比增幅,创下23万辆的销量纪录。不仅如此,在细分市场上,MG3累计销量达45446辆,增长11.8%,超过众多强势的合资产品,成为销量仅次于大众POLO的A0级精品小车两厢车型。

    荣威350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13033辆,增幅高达51.9%,并且从2013年9月起,连续4个月销量跨入“A级轿车万辆俱乐部”,同时在细分市场的排名也在持续上升,成为自主品牌中唯一进入入门价在8万元以上“万辆俱乐部”的成员。

    不仅如此,经过7年多的投入和建设,荣威和MG双品牌的溢价能力持续提升,相对于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双品牌已经具有5%以上的品牌溢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汽乘用车已经表现出了势不可挡的成长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玛丽·博拉遭遇全球召回考验 加码中国业务补齐北美短板

    下一篇

    标致雪铁龙新CEO临危受命 借“东风”重启复兴计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