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企业近年来一直在十字路口徘徊: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价格波动严重,另一方面是转型面临的路径抉择。
每经记者 金喆 发自广州
原料药企业近年来一直在十字路口徘徊: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价格波动严重,另一方面是转型面临的路径抉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多家传统原料药生产企业风雨飘摇。华北制药(600812,SH)2013年净利润1365.53万元,同比下滑23.27%,其中维生素类营收4.04亿元,毛利率为-11.03%;哈药股份(600664,SH)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13年主导产品收入下降,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下滑60%至70%;鲁抗医药(600789,SH)业绩预告显示,由于报告期内抗生素行业恶性竞争的局面无实质性改善,去年净利润亏损1.34亿元。
江苏一家大型药企相关人士表示,原料药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但企业必须有明晰的规划,既不能一窝蜂地扎堆制剂生产,也不能不计成本地追逐高端药品创新。
避免盲目转型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原料药生产企业超过1600家,占据全球近九成的原料药市场,多数品种的产能过剩。
浙江原料药企业海翔药业(002099,SZ)2013年业绩快报显示,实现净利润亏损8140万元,大幅下滑457.33%,出现了2006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如今,海翔药业也在期待向制剂转型,但业内认为为时已晚。
华海药业年报称,当前原料药靠文件注册获得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市场竞争以价格为主要因素。2013年公司的原料药销售面临很大压力,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环保要求提高。
原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石药集团(01093,HK)原料药业务近年亏损严重。年报显示,石药集团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9.49亿港元,同比增加139.94%,其中成药收入57.54亿港元,创新药收入达到19.21亿港元,较去年增长49%,抗生素与维生素C分别收入24.46亿港元、11.16亿港元,前者仅溢利5393万港元,后者亏损1.3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前景一片颓势下,多家原料生产企业的年报提到“向制剂转型”。华北制药年报谈到,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按照“以原料药为主向制剂药为主转变、以抗生素为主向新治疗领域转变、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的思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去年剥离出售了部分青霉素中间体以及原料药业务。以后公司的原料药板块只会保留三类品种:成本低、技术领先和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品种;全球排名前两位的品种,排不到前两位的卖掉;公司每一个创新药都由自己的原料药供给。
然而,规模庞大的原料药市场的转身之路满布荆棘。 前述江苏药企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准入门槛不高,很多原料企业以污染为代价,靠低价占据市场。现在每个企业都想转型,但很难突出重围。本身制剂行业就严重过剩,如果原料生产企业加入,只会进一步加剧过剩、造成恶性竞争。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向记者强调,原料药企业要加强研发,通过强仿或收购来找到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群,但必须在产业引导下有序竞争,避免再次陷入产能过剩。
冲击高端创新药
对比之下,一些提前布局的企业业绩靓丽不少。华海药业年报显示,201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收入14.22亿元,上年同期为15.36亿元,成品药销售5.07亿元,上年同期为2.65亿元。
海正药业2013年三季报显示,实现净利润2.2 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合资公司海正辉瑞合作第一年内即获得抢眼收入,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含税收入30亿元。
实际上原料药-普药-创新药,是不少原料生产企业转型的不二路径。尤其是一些全球领先开发药物成为研发创新的突破口。
华海药业表示,公司研发团队积极开展创新机型和新产品线的研发,加大首仿药和缓控释制剂的研发力度,布局抢占新一轮制剂研发的制高点。
此外,石药集团近年来也在高端创新药物上加足马力。蔡东晨表示,公司今年继续加大创新药物研发,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有糖尿病、急性脑卒中、高血压、高血脂及病毒性感冒新药在取得生产批文后陆续投入市场。
记者获悉,今年石药集团将上市2个抗肿瘤新药: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及硼替佐米注射液。另外,恩必普有3个新适应症研究目前已经结题,今年极有可能获批预防二级中风的新适应症。据悉,2013年公司原料药与制剂的业务营收比例已经接近1:1,核心产品心脑血管药恩必普连续两年销售超10亿元。
至今转型已有十多年的海正药业则走了另一条路。2012年5月,海正药业联手全球最大制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海正辉瑞,致力于引进高端制剂项目。4月14日,海正药业1.1类重磅在研产品光敏剂HPPH已最终完成临床前评价,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不过,随着新产品选择和开发技术的难度日益加大,创新药品的研发路径也同样坎坷。由于欧美专利到期的高峰已经结束,新的重磅产品减少,新产品选择的难度加大。此外,为了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原研厂家也会不断设立新的技术壁垒,来加大仿制药的研发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