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普遍关注之中,一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16日集中公布。面对复杂形势下7.4%的经济增速,有识之士认为: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冷静分析,更要主动作为、未雨绸缪。
保持定力,是因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城镇就业持续增加,物价涨幅总体稳定,仍然处于合理的运行区间,不应自乱阵脚。虽然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略低于7.5%,但最近两年多来,季度经济增速一直在7%到8%区间小幅波动,并未出现明显异常。特别是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居民收入也保持平稳增长,可以说大局稳定。
保持定力,更是因为中国经济进入了调整转型的新阶段,应当顺势而为,把主要精力放在提质增效升级上。已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门槛的中国,廉价劳动力等传统优势衰减,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亟待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增速在7%到8%之间很可能就是今后中国经济运行的新常态,当下最重要的是逐步化解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努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定力决非无所作为,而是更要奋发有为,更加积极主动应对当前较大的下行压力。应当看到,虽然中国经济增速目前仍处于合理区间,但投资和出口呈下行之势,消费有待提振,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稳增长任务依然繁重。经济运行往往有着强大惯性,应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调控措施,加快保障房、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等投资项目进度,扩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等,以期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必要支撑,增强对发展的预期和信心,防止增速滑出底线。
把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只是前提和基础,更重要的是着眼中长期,主动作为,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续写“中国故事”新传奇。主动作为不是因经济一时波动而再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通过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调结构举措,增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增加就业、完善社保、提升公共服务等改善民生的举措,发掘中国经济的内需潜力。培育好这“三大动力”,中国经济会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