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合肥人均市民化成本约15万元 至2020年共需2400亿

    2014-04-15 01:0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发自南京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发自南京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即将农民转变为市民,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资金。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安徽省财政厅日前对外发布的文章透露,合肥市市民化成本约人均15.49万元,到2020年,合肥要为此支付2400亿元。

    此外,在4月9日召开的合肥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表示,对愿意交出承包地、宅基地的农民,合肥市除给予正常的养老保险外,还将额外补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每月可多领460元。

    每位新市民成本约15万元

    上述文章称,农民市民化的成本支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来看,主要是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基础服务设施,远期来看,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

    “城镇化,并不是单纯地将农民户口、住所迁到城市,必须面对后续的医疗保障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张健表示,“一位新市民就得需要15万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财政支付是巨大的,经济发展一般的城市根本无法支撑这笔开支。”

    来自合肥官方的测算显示,合肥市市民化成本约人均15.49万元,包括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医疗和养老、各种民政救助和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按照合肥每年20万农民进城市市民化计算,合肥年度新增加成本约300亿元,到2020年总共约2400亿元,2030年达到5400亿元。”合肥市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12年合肥用于义务教育等上述各方面的财政支出为113亿元左右,导致财政投入压力很大。

    巨额的资金,财政难以支撑,钱从哪里来?对此,安徽省财政厅对外发布的文章称,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大力推行政府购买、特许经营、合同委托、服务外包、土地出让协议配建等方式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此外,该文章还称,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股权更大的处置权,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农民在农村占有和支配的各种资源转变为资产,并将这种资产变现为可交易、能抵押的资本,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通过招商吸引社会资本介入,将一定程度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将农民现有的土地和宅基地进行流转和变现,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农民后续的保障问题。”张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为失地农民增加养老保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农民的固有财产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土地和宅基地。

    4月9日,在合肥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表示,对愿意交出承包地、宅基地的农民,合肥市除给予正常的养老保险外,还将额外补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每月可多领取460元。

    “目前合肥落户门槛不高,如果愿意交出承包地、宅基地、进行双置换的农民,除了正常的基本养老保险外,还可享受一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吴存荣表示,目前合肥市正在制定、准备出台详细文件,计划今年在全市推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市低保并轨,每月可多460元。”

    不过,张健表示,“大多数农民都有土地情节,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之本,如果仅仅每月多领取460元就放弃土地,大部分农民不是很愿意。”

    为此,合肥还制定了另一个政策,即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农民,可以让农民土地自愿流转,但是前提是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制定新一轮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合肥市计划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妥推进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试点。”上述合肥发改委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上海崇明的“贫穷生态岛”焦虑:农业对经济贡献不明显 支柱产业仍在探索

    下一篇

    内蒙君正去年净利5亿 天弘基金贡献不足1%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