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曹中铭:交易所竞争切勿只为利益

    2014-04-03 00:43

    ◎曹中铭

    日前,证监会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由首发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点,也更符合监管部门一直大力推崇的市场化精神。

    首发企业选择何地上市,此前曾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正是因为这些“原则性”规定,大型央企、蓝筹股上市潮曾为沪市带来辉煌,而随着股市步入低迷,以及创业板推出与中小盘重新受到追捧,深强沪弱的格局再次在市场上重现。

    无论是此前上证所欲在蓝筹股先试T+0,还是此后欲推出战略新兴产业板,都存在活跃市场、提振人气意味,同样不乏与深交所进行竞争意味。由于IPO排队企业积压严重,也由于今年证监会要研究注册制改革等多方面原因,那些排队靠后且欲在深交所挂牌的企业要想上市,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而自主选择上市地则为这些企业实现早日上市提供了可能,因此,此新规则亦不无监管部门呵护沪市的成分在内,而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则为此提供了注脚。

    与深交所的朝气蓬勃相比,这几年的上证所无疑是郁闷的。新挂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少,被大资金、大机构逐渐抛弃,交投不活跃,成交量被深市远远抛在后面。所有这一切,最终会影响到上证所本身利益。按照目前态势,如果不做任何改变,上证所亦存在被“边缘化”风险。

    历史上,沪深交易所展开过多次竞争。两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受益的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并最终惠及整个资本市场。推T+0、战略新兴产业板、首发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等,在上证所与深交所展开竞争的同时,为了自身利益本无可厚非,但眼里却不能只盯着利益。

    交易所之间的竞争除了利益之争外,笔者以为不能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之争。长期以来,制度建设一直是A股市场一大软肋,个中当然也包括沪深交易所在内。没有完善的制度建设保驾护航,市场就不能做到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是严惩违规行为之争。违规成本低是A股市场一大 “劣根性”,即使监管部门声称对违法失信行为“零”容忍,这一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改观。两大交易所在对违规者进行惩处时,常常是一谴了之,这与其作为市场监管者的角色定位是不相符的。

    三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之争。如何切实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仅是证监会的职责,两大交易所同样责无旁贷。其实,沪深交易所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挂牌公司的状况等,分别推出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举措。而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所产生的“裂变”效应与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上证所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能做到最好,投资者亦会青睐沪市,交易不活跃的情形也不会出现,上证所的利益同样也会有保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行高股息为什么不讨投资者好

    下一篇

    中粮国际化布局再下一城:收购来宝农业51%股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