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熔盛重工2013年度亏损逾86亿元 预期造船业已告别寒冬

    每经网 2014-03-31 13:10

    今日早间,熔盛重工(01101.HK)发布了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3.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83.1%,并录得亏损86.83亿元。2012年时,熔盛重工实现营业收入79.56亿元人民币,亏损5.725亿元。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今日早间,熔盛重工(01101.HK)发布了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3.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83.1%,并录得亏损86.83亿元。2012年时,熔盛重工实现营业收入79.56亿元人民币,亏损5.725亿元。

    同时,熔盛重工目前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总额为224亿元人民币,其中将于12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为137.13亿元。熔盛重工称,上述总借贷中包括已逾期且未能在年后续期或偿还的借款为人民币1.27亿元。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7亿元。

    熔盛重工称,至2014年3月,公司已与江苏省境内的由中国银行、进出口银行及民生银行牵头的逾10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署了《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债务优化银团框架协议》,以将银行借款的还款及续贷期限延长至2015年底。

    造船业务方面,熔盛重工2013年新增订单合同金额为7.26亿美元,当前手续订单合同金额为45.92亿美元。海洋工程板块当期则没有贡献收入。

    熔盛重工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强称,公司核心造船板块内手持订单的建造及及交付均出现延期,造成公司收款困难,收入显著减少。

    但对于后市,熔盛重工“预期造船业已告别寒冬”,整体造船市场已企稳见底。

    营收下滑

    熔盛重工年报显示,公司2013年收入13.43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的79.56亿元下降了83.1%。

    营收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造船业务的萎缩。熔盛重工称,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于造船板块的收入按年下降84.2%至人民币1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89%。收入显著减少主要是由于造船市场的低迷,造船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突出,新船价格也在低位徘徊。

    熔盛重工表示,对于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采取了相对稳健的接单策略,舍弃了部分价格过低的订单。熔盛重工在报告期内共获得23艘船舶的新订单,涉及3种船型,合同金额为7.26亿美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手持订单包括94艘船舶,合同总金额为45.92亿美元,其中包括18艘6.4万载重吨散货船、28艘巴拿马型散货船、2艘好望角型散货船23艘苏伊士型油轮等。所有订单簿内的船舶将按照合同预定于2014年至2016年期间交付。在2013年度,熔盛重工则共交付了9艘船舶,其中包括5艘超大型矿砂船,因此截至2013年底公司合共已交付的超大型矿砂船数目增加至12艘,余下的4艘计划在2014年全部交付。

    此外,熔盛重工“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之一海洋工程在报告期内并没有贡献收入。公司称,2013年将继续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战略,积极转型为服务于能源行业的综合性重工企业,以及谋求产品结构升级。公司计划从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铺管船等,产品覆盖完整的能源产业链,最终实现为客户提供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的完整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来自于动力工程板块和工程机械板块的收入也有所下滑。收入减少的原因分别为由于造船市场不景气影响了供船舶使用的柴油机销售、和受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基建投资速度放缓等负面因素的影响。

    熔盛重工总结称,收入的显著减少主要输由于公司的造船业务、工程机械业务市场的低迷,以及应对市场调整所致。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中的4.312亿元在综合全收益表中扣减,主要是由于对活跃订单采用的完工百分比法的会计估算调整所致。

    亏损加剧负债重压

    营业收入下滑之时,熔盛重工的亏损额也从2012年的5.725亿元人民币,猛增至86.83亿元

    对于亏损额较2012年度猛增的原因,熔盛重工称其中一大主因是进行了大额拨备。“大额拨备可使我们在造船市场从低潮期回升之时,整理过去的行业低谷和运营困难对我们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本公司重新出发作出更好的准备。”熔盛重工发面表示。

    报告期内,熔盛重工的拨备总额约为人民币57.3亿元。其中,经营性拨备约占43亿元,包括有应收账款、应收合约工程客户款和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熔盛重工称,在报告期内,增加应收款项的减值拨备主要是由于在目前低迷的市场情况下,部分客户的付款违约风险增加。在公司看来,大额拨备可使公司重新审视梳理业务关系,为更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并不会对公司的现金状况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藉此重新审视在手订单的质量,减少外在不良因素影响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并妥善调整发展步伐。

    另外,资产性拨备约为人民币14亿元。

    同时,由于熔盛重工造船业务大部分合约以美元计值收入,而生产成本仅约30%以美元记值,不匹配货币现金流须面临外汇风险,熔盛重工称,公司管理层已持续评估所面临的外汇利率风险,以求将货币汇率波动对经营业务造成的影响减至最低。同时管理以采取包括远期衍生工具等在内的措施管理外汇风险。在报告期内,公司录得汇兑损失人民币1.89亿元。

    巨额亏损之外,熔盛重工还将称承担资金重压。

    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目前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总额为224亿元人民币,其中将于12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为137.13亿元。熔盛重工称,上述总借贷中包括已逾期且未能在年后续期或偿还的借款为人民币1.27亿元。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7亿元。熔盛重工称,大部分的银行借款以浮动利率计算,部分借贷已由集团的土地使用权、楼宇、建造合约、已抵押存款座抵押及由关联方及集团内公司提供了担保。

    数据显示,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也从2012年底的62.5%上升至2013年12月31日的78.4%。

    陈强称,2013年国际航运市场整体表现不佳,虽然与2012年相比稍有回暖,但船东经营困难的情况未能根本解决,因而船东延迟接收新建船舶。公司核心造船板块内手持订单的建造及交付均出现延期,造成公司收款困难,收入显著减少。此外,加上应收账款回收困难而发生的应收账款的拨备,以及对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无形资产的减值拨备增加,也直接影响了当期业绩。

    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财务状况

    熔盛重工称,为进一步减轻流动性压力,改善财务水准,公司正更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现金流及整体财务状况。

    至2014年3月,熔盛重工已与江苏省境内的由中国银行、进出口银行及民生银行牵头的逾10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署了《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债务优化银团框架协议》,以将银行借款的还款及续贷期限延长至2015年底。授信业务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保函、项目贷款、贸易融资、流动资金贷款、中期票据、信托以及保理等。另外,公司大股东张志熔也已同意向公司提供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无抵押免息循环贷款,作为营运资金用途。同时,公司也将寻求落实不同的融资管道,包括向股东获得财务支持及发行可换股债券,并已在2014年1月完成发行一批10亿港元可换股债券。根据2014年2月与两名认购人签订的认购协议,公司期望在4月完成发行另一批10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此外,公司还将重新设计集团的营运流程及控制现有造船订单的成本,并获得合适的项目贷款。

    熔盛重工执行董事及中高级管理层则表示,为与公司“共渡时艰”,已集体调低薪酬。其中执行董事的薪酬被调低50%,中高级管理层则被调低30%至50%,共涉及84人。

    对于后市,熔盛重工认为整体造船市场已经企稳见底,并从低谷逐步爬升。“世界经济复苏迟缓使得航运业在2013年经营惨淡,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紧张让造船业更加雪上加霜,造船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度日渐增大”,但是,随着新船交易量稳步增长,船东购船意欲见长,新造船市场转趋活跃,“我们预期造船业已告别寒冬。”熔盛重工表示。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中国首两个月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大幅增长。期内,新船订单1808万载重吨,按年升259%。截至2月底,手持订单为1.5亿载重吨,较去年底再增10.6%。熔盛重工预计未来几年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的需求旺盛,船价也将进入稳步回升通道,摆脱过去两年新增订单毛利率低下的情况。

    基于这一判断,熔盛重工称2014年将调整原有的稳健营销策略,更积极争取新订单,捉紧行业机会,改善核心业务表现,同时积极向海洋工程及钢结构等 产业进行战略转型。熔盛重工认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将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更情节、更环保和更高效的新能源将获得更多关注,未来几年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等的需求也将更加强劲。同时,海洋工程的勘探和生产设备需求将持续旺盛,令海洋工程设备生产订单维持在高水准。公司将继续借助中国的生产基地及成本优势,充分运用国家对行业的支援,以积极稳健的步伐推动海洋工程业务的发展,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此外,熔盛重工也预计未来几年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的需求上升,船价也将进入稳步回升通道。大型领先企业将凭借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及在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援下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因此,公司目前也已根据营运形势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正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财务水准及现金流水平,今后也将进行更加审慎的风险管理,建立更为稳妥的财务管理体系,扭转目前不利的财务水准,并认为各业务板块市场的回暖及有关各方的持续支持也将为公司的发展创造良机。

    上一篇

    12家基金公司十周年大考:规模相差28倍

    下一篇

    六大运动品牌存货高达31亿元 关店潮继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