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首次透露,目前,有望在公安部设立一个专门的药品侦查局。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正在向“集团化”发展的药品制假售假产业,引发两部委的高度关注。
3月28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公安部联合召开的“食品药品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这两部委将推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的立法工作,致力于建立“最严格的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
更重要的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首次透露,目前,有望在公安部设立一个专门的药品侦查局。
“去年国务院已制定相关文件,主要是为了加强打击食药犯罪的力量。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有关部门正在协调。这项工作正在运转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加强打击食药犯罪的力量,这项工作有望很快有一个结果。”华敬锋进一步透露。
但是,当记者在发布会后追问上述机构设立的推动时间进度,利益协调以及人员编制配备等细节问题时,华敬锋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催生上述机构“胎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食品药品犯罪正在出现一些“新情况”。
所谓的“新情况”,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当天提供的信息,目前,药品长链条跨区域案件明显增多,从原料的生产销售到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劣药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由作坊式生产向跨区域化、集团化、规模化生产发展,发现查证成本高企。
而且,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尤其是随着物流行业等的发达,网上销售假劣食品药品犯罪明显增多。
针对根治难度日趋加大的食药犯罪行为,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将“出重拳、下猛药”,将对食品药品违法实施最严厉的惩处措施,并进一步完善衔接机制。
记者还获悉,目前,公安部正在部署开展“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深化年”活动,国家部委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各地侦破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3万余起,侦破的药品涉假内容包括抗癌类药物“易瑞沙”、人血红蛋白、人用狂犬疫苗以及云南白药创可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