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聚焦
本报实习记者王小川
光伏行业终于迎来春天。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19日,共有26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业绩年报或业绩预报,其中业绩盈利、预增、扭亏企业共计20家,占比超75%。业内预计,2014年光伏行业将维持景气,在中国、日本和美国市场的带动下,全球需求仍然有望维持20%-30%的增长。
超七成公司业绩增长
2013年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一方面,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从硅片生产到组件销售,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大量企业陷入亏损甚至停产的困境;另一方面,有关光伏并网、电价补贴等利好政策频出,光伏发电站市场逐渐兴起,似乎又让组件商看到了解困的希望。
东方日升(300118)预计,2013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6.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01%。同样在2013年扭亏为盈的还有亿晶光电(600537),预计2013年盈利约7000万元。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表示,2013年之所以能扭亏为盈,一方面是政策刺激,公司光伏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同比保持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投建的多个光伏电站陆续实现并网发电,公司获得电费收入及部分电站转让收益。
亿晶光电称,在经历2012年的重挫之后,国内光伏行业正逐渐回归理性,重塑供需关系、市场格局的平衡。
光伏行业的整体回暖,也衬托出一些企业的“糟糕现状”。天威保变2013年亏损额高达52.33亿元,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主要参、控股子公司全部亏损严重,其中,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亏损11.68亿元,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亏损12.48亿元。而3月7日的超日债违约事件,更是将这家光伏企业推到了全社会的聚焦点,ST超日依然在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014年行业继续反弹
2013年12月底,国内多晶硅价格还稳定在13万元/吨左右。到2014年3月19日,太阳能级多晶硅现货价格已急速攀升至接近17万元/吨。有分析认为,多晶硅价格有望在近期达到20万/吨的水平。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光伏建设计划,2014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目标为14GW,远远大于2013年全年国内光伏装机量9GW。申银万国认为,这将带动对多晶硅的需求,并且多晶硅的价格涨势已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此前因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跌,国内多晶硅企业陷入大规模停产境地。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的统计,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已投产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6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而到了2013年底,国内大约有13家多晶硅企业恢复生产。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锦标表示,此次多晶硅价格暴涨,主要是因为去年年末的光伏电站投资热潮直接拉动了对多晶硅的需求。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马海天也表示,根据协会的测算,2014年多晶硅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
据介绍,特变电工(600089)1.2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早在2013年年底已全面达产。
结构矛盾或重现
然而,光伏行业的回暖在某些人士看来仍很脆弱。有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不能因为目前光伏业短期的回暖,就乐观地估计形势。
据该人士介绍,2013年年初,因为日本等地抢装潮,多晶硅和光伏组件的销售量和价格同样出现了短期上扬,但之后又一路在低谷徘徊。
硅业分会马海天也预计国内多晶硅价格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回升。受我国对美韩反倾销初裁利好消息鼓舞,国内多晶硅企业纷纷复产,并试探性调高报价,以期顺势走出阴霾,故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国内多晶硅产量将逐渐增加。但下游本身需求不足,并不接受价格调涨,且仍可转而选择价格较低的进口多晶硅。也就是说,多晶硅厂商的试探性调涨并未起到实质效果,反而有可能因为供应量过大而导致新一轮价格下降。
全国人大代表、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指出,去年以来,随着国内装机市场启动、市场回暖,突然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变化,造成之前被关停的光伏企业趁机“死灰复燃”,为光伏产品再次产能过剩留下了温床,光伏市场有重回无序竞争的隐患。
此外,美国商务部2014年1月23日再次宣布,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同时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虽然据3月12日最新消息,美国将此次“双反”调查裁决推迟到6月份,但业内普遍表示“有很大不确定性”。
晶澳太阳能首席分析师王润川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美国市场占中国光伏销售的十分之一,2013年约有21亿美元,如果真的再次“双反”,对国内的冲击显而易见。
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指出,国外多晶硅产品可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规避“双反”征税,持续对我国进行低价倾销。随着国内光伏企业闲置产能的复产,产业将面临阶段性结构矛盾以及市场供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