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库存压力继续加大
造成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的“罪魁祸首”,很大程度上在于不断积压的库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1397万平方米,比去年末增加21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770万平方米。按照当前的销售进度,足够10个月消化。
兰德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指出,全国性数据和一概而论式观点只能反映大致趋势,但市场整体库存不断增加却是事实。其中,一些结构性的库存情况颇为值得关注。
首先,不同城市库存及待售面积进一步加剧分化。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供应相对不足,甚至出现库存告急,而温州、常州、营口、鄂尔多斯等许多三四线城市则增长较快,空置率较高,甚至出现了大量“鬼城”。
其次,不同类型的商品房呈现加速分化,中小套型的刚需和首改型住宅去库存速度较快,而总价高、性价比低的豪宅和零售型商业的存货增加较快。特别是商业地产,据兰德咨询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上市房企中含有商业地产业务的,相对于资产值,租金收入仅占1.5%左右,而净收益大都为负。因为供应量依然有增无减,可以预见今后持有资产评估增值和租金水平仍会继续走低,库存量和空置率会进一步上升。这是商业地产不得不面临的窘境。
第三,不同企业的存货情况更是在加速分化。在截至3月11日发布年报的22家上市房企中,13家企业存货出现增长。其中,三家企业增长30%以上,大名城(600094)增长66%,中航地产(000043)增长39%,陆家嘴(600663)增长36%。数据还显示,截至2013年末,万科存货3311亿元,同比增长29.79%,比2012年末提高7.3个百分点。
宋延庆表示,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房空置率非常高。即便是一线城市,所谓热销也只是个别项目,许多项目已陷入销售不畅的窘境。2014年下半年或进入新一轮高存货期,很有可能敲响行业及开发商的资金警钟。
野村证券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供给问题会持续恶化,系统性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供给过剩、库存持续增加、劳动力回流等问题均会加大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风险,且风险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2014年房地产行业分化或更明显,过度供给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在库存不断增加的同时,市场销售始终不见起色。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截至3月16日,今年以来北京新建住宅签约8588套,二手房住宅签约18156套,同比分别下降57.5%和66%。从成交额看,北京商品住宅合计签约818.8亿元,同比下降58%。
分析人士认为,三四线城市销售迟缓,主要由于供大于求所致;而一二线城市楼市未回暖,则由于高房价背离了市场购买力,迫使价格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信贷政策的意外紧缩也是影响销售的重要原因。2013年的首套房贷款利率85折优惠如今已经绝迹,在当前的房地产按揭贷款中,基准利率已成主流,部分银行甚至已经出现了上浮5%的贷款利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购房者的实际成本。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认为,在自住商品房、信贷、预期等多方因素冲击下,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增多,今年3月的楼市注定难以维持去年同期成交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