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在过去,“开银行”这种事向来是国家层面的重大决策,就算是富可敌国的富豪,想开银行那也没门儿,这根本不是钱的事儿。如今,“开银行”已经成为不少资本新贵和“土豪”们积极筹备的事。
乘着金融改革的东风,自去年年中以来,申办民营银行的消息便八面而来绵延至今。其间,监管层也不断表态,支持和鼓励民资进入银行业。最新消息是,银监会表示,今年将首批试点3~5家民营银行。
“两会”期间,温州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对媒体公开表示,已获民营银行首批试点名额。
在严格的金融管制下,我国银行业相对集中,资产规模大,利润总量多,往往被认为是一本万利。不过,一下子让民间资本涌向银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俄罗斯在1991年前后放开金融业准入限制,瞬间就冒出上千家民营银行,原有稳定的金融体制被破坏,导致金融危机;我国台湾地区的民营银行,也在上世纪末经历了从大量创办到经营困难再到被兼并重组的艰难过程。
对于民营银行能够产生鲶鱼效应,倒逼改革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体系这种观点,我们不能否认。但短期来看,民营银行的破土不大可能搅动现有金融格局。
虽然监管层一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但对民营银行的开闸是慎之又慎。民营银行试点还是会在可控范围内推进,甚至民营银行的申办者自己也并不看好。尤小平坦言,金融业高盈利时代已经过去,“就是说现在民营银行牌照批下来,我对它期望也是不高的,商业银行总体上都是受到很大限制。”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民间资本如果能够顺利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这将是其回归实体经济的最佳路线之一。大家把过多目光放在了“开银行”这件事上,其实这种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还有很多,并且做得还风生水起。
现在银行存款和贷款两端,都受到金融脱媒的冲击,民营资本正是推动金融脱媒化的主要力量。在存款端,从第三方理财公司到互联网 “宝宝军团”,都成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最方便的渠道;在贷款端,民间资本正通过小额贷款公司、P2P网贷、众筹等渠道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主要服务于个人和中小微企业。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小贷公司和P2P网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的盲点,做到了真正的金融“下沉”。在这些层面上,民营资本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为解决发展瓶颈,小贷公司也一直在寻求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发行定向债、同业拆借、成立融资担保公司等,都是小贷老总们积极探索的路径。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行业洗牌后,P2P网贷行业也逐渐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行业格局渐次分明。
金融业不同于其他行业,门槛高、风险大、影响面广是监管层对民间资本谨慎放开的重要原因。在某些并不瞩目的领域,民间资本早就成熟地渗透并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将目光投向民营银行的同时,也别忘了推进上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