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冰
究竟谁才是雾霾“真凶”?早前众多矛头直指“汽车尾气”,后来,中科院一名研究员说,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不过,中科院和北京市环保局随后紧急辟谣,称这一数字被严重低估。
前几天,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针对2月下旬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发生的大面积空气污染情况表示,燃煤、工业、机动车、建筑和道路扬尘是这次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吴晓青说,“污染物排放最大的源头是燃烧排放,燃烧排放最大的来源是燃煤。”看来,环保部认为这次重污染天气的最大凶手是“燃煤”。
吴晓青说,环保部支持有关部门建设大型“烟雾箱”模拟实验室,加强对大气污染的基础研究。不过,在日前政协小组讨论中,政协委员、住建部原副部长郭允冲说,我们的环境治理思路是有问题的,没有抓到“根”上,所以一直未见效。
在郭允冲看来,治理污染的根本方法是改变各地的“拆建GDP”观念,他说,“拆了建,建了拆,这不但是浪费,而且是污染!拆下的水泥没地方堆,又成了垃圾。”
2012年我国消耗水泥22亿吨,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58%,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8%。在钢材消耗量中,50%是建筑用钢。郭允冲说,这些高能耗、高污染材料,基本上都被用作搞城市建设。
假如一栋建筑,在100年中不拆,在100年中就产生1个单位的GDP,消耗1个单位的能源原材料,产生1个单位的空气污染;假如一栋建筑,在100年中拆4次,在建筑单位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就会产生4个单位的GDP,消耗4个单位的能源原材料,产生4个单位的空气污染……按照目标标准,我国普通民用建筑的寿命是50年,重点建筑是100年的寿命,然而很多房子远不到寿命就被强拆。“市长们除了关心人事、财税问题,就是关心城市建设,而城市建设就是拆了建、建了拆。”郭允冲说,“拆了盖成宾馆饭店,迅速拉动上下游产业,GDP、就业、税收立即就起来了,不拆就什么都没有。”
所以,郭允冲在小组讨论会上说,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一定要换思路,应该提升房屋质量安全标准,改变“拆建GDP”的观念,降低高耗能、高污染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尽快调整产业结构。
事实上,中科院拟建的用于研究雾霾成因的“烟雾箱”需要投资5亿元,如果按照郭委员的说法,环境治理思路存在问题的话,那这5亿元岂不是巨大的浪费?很多人感叹,不能等到“烟雾箱”这样的科研设备出来再寻找治理空气污染的答案,“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就是一个大的烟雾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