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在哪儿

    每经网 2014-03-10 12:45

    文/韩冰

    刚要买房,就有装修公司、中介发来短信;刚买车,就有保险公司打来电话;刚去做产检,就有推销奶粉的找上门来……推销人员怎么知道这么多?情报信息怎么就如此精准?当然,这是因为你的信息被卖了。

    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犹如“玻璃缸里的金鱼”,借用互联网界一句著名的话,“你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是一条狗还是一个人”,而在你注册各种信息的时候,你的姓名、年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甚至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都有可能被“卖”了。

    政协委员杨元庆说,65.5%的网站存在安全漏洞,过去一年,中国网民在网上的损失接近1500亿元人民币。而另外一项调查数据也显示,2013年下半年,超过七成的中国网民遇到过安全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的环节和渠道太多,而且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只需要零星的一点信息就有可能深度挖掘出个人的详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只是上网冲浪的我们,很有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裸奔”。

    其实,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建议,前几年就有很多人在提。为何现在还有如此多非法获取和买卖个人信息的情况?杨元庆说,现行立法不够系统完备,有的没有规制,有的缺乏可操作性,非法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太低,未形成足够的法律威慑力。再加上一些人因为法治意识淡薄,在网上任意发布他们的信息,对社会整体诚信提出严峻挑战。

    事实上,我国的网络立法内容基本都是法规层面的,在法律层面上专门转对网络信息保护的条例几乎没有。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刑法》有比较周密的保护,《刑法》修正案还增加规定了故意窃取、泄露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责任。但是,《刑法》毕竟是社会正义的最后救济手段,现在网络上的很多行为往往还都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

    所以,包括杨元庆在内的很多代表委员都建议,应该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且应该注意社会诚信建设,让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

    不过,如杨元庆所说,现在很多领域,非法获取和买卖个人信息已经发展成黑色产业链。这也就意味着,个人信息被出卖给商业机构,可能涉及很多环节、很多部门。如此看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也并非立法部门一家之事。所以,有人大代表提出来,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应该打破“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推动个人信息安全的统筹管理。

    对咱普通百姓来说,个人信息安全这事儿真得好好管管,毕竟,谁都不愿意做“玻璃缸里的金鱼”。

    上一篇

    一个“北漂”的24小时“买房梦”

    下一篇

    马航事件驱动 人脸识别概念或受关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