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下午5时,是投资者和中诚信托签署授权委托转让协议的最后期限。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大部分投资者放弃了尚未兑付的第三次利息,选择了本金的落袋为安,并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本金。
第三方理财经理
殃及池鱼的“生死劫”
27日下午,得知工行开始通知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去签署受益权委托转让协议,并将赔付本金,第三方理财经理李继东才松了一口气,他赶紧通知自己的客户老张,“赶紧去把300万元拿回来,能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
老张并不是在李继东手中认购的诚至金开1号,但这20天来,李继东几乎是和老张“共生死”。
2013年12月,李继东突然接到老张的电话,急切的老张紧张地“盘问”李继东,在他这里购买的理财产品有没有出问题。李继东这才知道,老张在工行认购的诚至金开1号利息没有完全兑付,甚至有可能本金也拿不回来。
“连工行的产品都出问题,不要说在我这里买的了,所以老张把我叫了过去。”李继东回忆道。感受到老张的紧张,李继东脊背上升起一股凉意——这个事情会影响他的业务。
李继东费尽口舌给老张解释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还主动请缨,关注此事并实时分析后续可能的处理结果。“我不仅仅是帮一个客户。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员,我也很关注这件事。”李继东说。
李继东认为,刚性兑付到底应不应该现在打破,是个尴尬的问题。“信托业已突破10万亿,在各项政策措施没有准备到位的情况下就打破刚性兑付,而且还是以这样一些有实力的关联方、如此复杂的一个项目和这样的规模来打破,势必会引起巨大的行业震动,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他说,“可能会对我们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
20天来,李继东成了老张的“军师”,他频繁地联系自己在媒体和银行的朋友,及时了解进展,及时判断可能的处理办法。
他告诉老张,产品如期正常兑付的可能性很小,但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可能仍然能保证投资者不受损失。1月22日,中诚信托发布临时报告,称两个矿产项目有进展,李继东认为,这与工行所说的“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相符合,在他的解释下,老张舒了一口气。
随着本金兑付的结果出来,28日,老张在李继东的支持下去工行签署了委托转让协议。“刚性兑付仍然是不受承认的潜规则,终究还是要打破的。”他说,“在诚至金开1号这件事情上,可能就会从利息切入,部分打破刚兑。”
经历此役,李继东感觉像是自己度过了一场生死劫。老张获得本金兑付,而他也没有丢失老张的信任。只不过,他觉得这份信任有些“沉重”。
“中国理财产品的销售目前更多是基于人际关系,从诚至金开1号事件中可窥一二,很多投资者是处于对理财经理的信任而非对产品的理性认识和判断来购买产品的,违背了风险自担和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