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开启文本谈判 企业希望获美方公平对待

    2014-01-17 01:3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昨日(1月16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1月15日下午,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下简称BIT)第11轮谈判结束。

    从这一轮起,中美双方正式开始了文本谈判。2013年7月,在华盛顿落幕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国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开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

    沈丹阳说,商务部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的部署,认真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内试点的经验,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建立安全、高效、公开、透明与国际接轨的外资管理体制。

    中方关注美安全审查

    早在2008年6月,中美举行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时,开启了BIT谈判。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两国之间签署的调整双边投资关系的条约,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已成为保护私人直接投资的国际法制度。美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迫切希望中方加大开放力度,而中国由于长期贸易顺差,在国际收支上积累了巨额外汇,也需要赴美投资。

    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底,美在华投资项目累计超过63000家,实际投入726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

    接近商务部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中企赴美投资额则少得像“毛毛雨”。2013年前9月中企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0.8亿美元,仅占中国海外非金融类投资的2.9%。

    在美国3.9万亿美元的外资存量中,中国企业投资仅占美国吸收外资总额的0.5%~0.7%。

    上述人士说,中国企业认为赴美投资面临的主要是不被公平对待问题,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有时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并购,“同一个并购,欧洲伙伴去了就通过,中国合作方去申请就通不过。希望美方欢迎中国国企投资能跟民企一样。”

    而美方则回应称,从2009年~2011年,外国公司成功并购的达3800多起,涉及国家安全的有269起,占所有并购案例的7%。“只有20起涉及中国公司。”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蔡瑞德说。在269起涉及国家安全的并购中,只有22起被要求并购方案做出适当调整,占涉案的8%。在3800起外国并购中,只有22起没有完全通过,也即95%的外资并购案例是被批准的。

    谈判非短期内可达成/

    此前,中国与美国的前10轮谈判均在技术模式层面。沈丹阳说,刚结束的第11轮谈判正式开启了文本谈判,并称“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双方商定加快谈判节奏,为早日达成一致而共同努力”。

    开启文本谈判意味着中美BIT谈判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通常已进入文本的,以后谈判不可以再打折扣。”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对中方而言,“十二五”期间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将以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为基础与美国展开谈判。

    这意味着,中国对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探索将不局限在上海自贸区内。

    沈丹阳表示,2014年商务部将会加速推进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将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找准需要优先解决的瓶颈问题,比如研究放宽外资在股权比例、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的限制。

    根据中央要求,上海自贸区内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需要在2~3年内完成。

    目前,试验中的上海自贸区对外商的投资管理是以负面清单为主、正面清单为辅的模式,正逐步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过渡。

    “可以预计的是,中美BIT谈判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陈波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煤电谈判僵持 神华煤价跌“伤”了贸易商

    下一篇

    三部委高压管制食品安全 将组建国家级标准机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