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唐强 赵笛
每经记者 唐强 赵笛
昨日(1月14日),智能概念板块再次出现井喷行情,英唐智控(300131,收盘价10.81元)、雷柏科技(002577,收盘价22.88元)、安居宝(300155,收盘价25.40元)等多只个股涨停。其中,英唐智控、雷柏科技获游资联手抢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昨日A股概念板块涨幅前三均与“智能”有关:分别是:智能机器、智能穿戴和智能交通。同时,昨日市场又再度热炒2013年12月谷歌收购8家机器人公司的新闻以及工信部12月底公布的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因此机器人概念股作为智能概念的一个分支也引起高度关注。
两机构2700万元买入雷柏科技
据外媒报道,谷歌14日宣布将以现金32亿美元收购涉足智能温控器和智能烟感器的Nest。
受此消息刺激,A股市场中智能概念板块全线飘红,英唐智控、雷柏科技、安居宝等十多只个股更是成功涨停。
英唐智控作为国内小型生活电器智能控制器领域的龙头,该公司致力于小型生活电器的智能化服务。该股昨日早盘迅速拉升并封死涨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各地游资抢筹,买入前5被国泰君安深圳益田路营业部、中信证券(浙江)杭州安定路营业部等游资所占据,联手买入4000万元。
除此之外,电脑无线外设备生产商雷柏科技也现身龙虎榜,且得到游资、机构双重厚爱,两机构席位出现在雷柏科技买方席位上,合计买入2700余万元。
一家大型券商指出,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加速主要源于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双引擎推动,2014年或将是智能家居产品大年。相对于大家电,小家电拥有售价低、更新较快等特性,更易受到市场追捧。
券商集体看好机器人概念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昨日除英唐智控、雷柏科技获游资买入外,沪深两市共35只个股涨停,其中15只个股均属于智能概念股,这其中又包含了“机器人概念股”。
2013年12月中旬,媒体报道称谷歌已收购8家机器人公司;12月30日,工信部官网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昨日,在智能概念股大涨背景下,上述内容也再度在网上广为传播。
“机器人概念并不是一个新题材,但未来的想象空间因为谷歌的介入而引燃了。”昨日,一位私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早在机器人上市时,市场就十分看好工业机器人前景,这才有了机器人股价从上市后最低11元 (前复权)涨至如昨日的52.33元。该私募认为:“机器替代人工是工业革命以来不可逆转的趋势,关键是缺乏催化剂引爆。”
如今,催化剂出现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券商开始密集发布有关智能机器人行业的研究报告,并纷纷表示看好。
中金公司分析师史成波指出,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20%以上,规模已超200亿。
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则认为,国内工业机器人正处于行业发展初级阶段,高速发展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智能设备相对人工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二是未来制造业用工受劳动力人口下降和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的双重挤压,迫使必须依靠机器更多的代替人工;三是从品质要求来看,工业机器人制造的产品,效率和质量都优于人工操作。高晓春认为:工业机器人是未来十年的投资标的。
三主线投资机器人概念股
“我觉得现在对机器人概念的炒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昨日,上海一家券商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此表示,比如三丰智能(300276,收盘价15.74元)近期股价大涨,公司主营汽车制造生产线上的智能输送成套设备,这些产品虽可取代人工搬运、装卸和安装,但距离智能化地自行组装出一台汽车的水平还相去甚远。“(炒作)已脱离了基本面和业绩。”
如今,面对机器人概念股来势汹汹,那么如何建立对机器人概念股的投资逻辑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综合券商观点后注意到,他们对机器人概念股的投资逻辑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根据研发实力来投资机器人概念股。国信证券分析师朱海涛就表示看好具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公司。比如,主要业务为机器人相关产品,积累深厚的机器人;大股东是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研发功底深厚的博实股份;通过持续收购,已经积累了多元化产品研发实力的汇川技术等。
第二类是从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入手来投资机器人概念股。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指出,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有三部分:精密减速器、驱动及控制器、伺服电机,分别对应的投资标的有驱动及控制系统企业——汇川技术、英威腾、华中数控;伺服电机企业——汇川技术等;RV减速器公司——秦川发展和上海机电。
第三类是从挖掘相关公司先天优势角度来投资机器人概念股。华泰证券分析师秦瑞指出,国内机器人产业在单体以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上,仍落后于日、美、韩等发达国家,但在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能够受益工程红利,故看好机器人、博实股份和上海机电的未来发展。此外,部分传统制造业向机器人领域转型,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快速介入的优势明显,比如受益现有渠道及客户基础的慈星股份和亚威股份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