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余、宜春赣西中心城市之争:从暗战到共建

    2014-01-14 01:0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发自南昌、新余    

    新余

    ◎人口:114万

    ◎面积:3178平方公里

    ◎特征: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特色产业:新能源、钢铁、新材料

    宜春

    ◎人口:540万

    ◎面积:1.87万平方公里

    ◎特征: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

    ◎特色产业:医药、食品、建材、机电、能源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发自南昌、新余

    谁是赣西区域中心城市?自从有了“赣西区域”这一概念,这个问题就争论不休。

    江西省萍乡市虽在赣西区域内,但其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居民人均收入均相对落后,因此争夺中心城市的主要是新余市和宜春市。

    宜春在赣西区域中经济体量最大。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宜春2013年生产总值1400亿元,总量排江西省第四。实际上,早在10年前,宜春就将赣西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新余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城镇化率较高,人均收入在江西省排名靠前。市政府也曾表示,要把新余打造成赣西经济的中心城市。

    不过,江西省政府于2013年底出台的《关于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并没有明确谁为赣西的中心城市。

    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认为,赣西三个市中,还没有经济特别突出的,因此从省一级层面上来说,更多的是希望多地协调发展,共建赣西经济圈。

    锂电之争

    2012年7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曾以“江西双城锂电争夺战:重蹈光伏覆辙?”为题,报道过新余和宜春暗中较劲争夺“亚州锂都”的现象。两地均将锂电产业作为头号工程来打造,轮番举行锂电产业的招商会,以期争夺锂电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当时,新余市政府对锂电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是,到2015年,打造国内首个比较完整的动力与储通电池产业基地,力争产业经济规模做到一千亿元;宜春市政府则提出,要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建设千亿工程,打造“亚洲锂都”,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建设“一号工程”。为了吸引更多的锂电企业进驻,两市都成立了相关工业园区。

    两地在锂电产业上的明争暗斗,让一些夹在其中的企业左右为难。位于新余的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曾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宜春方面极力地邀请他们去宜春开设分厂,但是新余市则不希望他去宜春投资。

    “事实上,锂电产业中下游动力电池的技术并不成熟,存在不少缺陷。”一位新能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对锂电未来的发展心存忧虑。

    即便如此,新余和宜春为了争夺锂电发展先机,都想方设法地吸引相关技术和资金进入各自的园区,彼此对对方的锂电地位互不认可。

    中心城市暗战

    新余和宜春争相发展锂电,是看重该产业拥有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而在锂电之争的背后,实则是两个城市对于赣西中心城市的地位之争。

    在赣西三市中,宜春的人口、区域面积和经济总量一直是最大的,而以前新余和萍乡都曾归宜春管辖,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宜春都以赣西中心城市自居。

    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宜春召开,这是江西第一次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当时,宜春市政府就提出,要以此为契机,把宜春打造成赣西经济中心城市。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宜春考察时也指出,“把宜春建设成为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雄厚,生态环境比较优雅的赣西经济中心城市”。

    但新余也有自己的算盘。新余是一个新型工业城市,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且拥有比宜春更优越的地理优势——离省会南昌仅1个多小时的车程。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提到,新余要着力发展光伏、钢铁和旅游产业,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特种钢材制造基地和赣西区域中心城市。

    江西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一位专家表示,江西省最先想把宜春打造成赣西经济中心城市,但是宜春市财政主要依靠下面的县、市,且这些县、市远离宜春市区,因此宜春市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偏弱,缺乏作为一个中心城市的基础。后来江西省有意将工业城市新余打造成中心城市,但是新余抗风险能力不强,也难以成为赣西的领头羊。

    因此,前述江西省政府出台的 《意见》中,没有确定谁为赣西经济中心城市,仅要求各地按照自身产业特点,打造“新宜萍”产业集聚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宜春、新余都召开了市委全委会,两市均未再提建设赣西经济中心城市。

    共建赣西经济圈

    新、宜、萍同处赣西,地缘相近、民俗相似。煤炭、铁矿石、建材原料、锂原料等矿藏丰富,交通便利,加上三市原属同一行政区,工业产业布局基本相通,相对合理。

    麻智辉认为,三市只有摒弃地位上的虚名,加强产业的对接与合作,共同打造赣西经济圈,才能实现最终的多赢。

    实际上,三市在不少产业领域早有对接与合作。比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机械行业,以宜春装载机为龙头的企业生产整机,新余、萍乡等多个企业为之配套生产零部件,同时使用新余、萍乡生产的钢材,在赣西经济产业发展中堪称对接与合作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三市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虽各有特色,但互补性仍然很强。

    对于此前新余和宜春之间的锂电之争,新余市委书记刘捷表示,锂电目前是朝阳产业、新兴产业,产业链长,发展势头看好。两市在锂电方面应加强深度对接与合作,避免重复投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延长壮大产业链。可以在各地企业间自由组合,也可成立产业联盟,或者在省里的统一指导、规划下进行。

    从省一级政府层面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是赣西三市经济的联动与互补,而不是相互“拆台”。上述《意见》提出,赣西三市要加强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协作,强化政策、平台、产业、人才、信息等领域对接,构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探索建立产业共建、利益共享、园区共管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江西支持赣西经济发展:构建复合中心实现一体化

    下一篇

    酷派“大神”出界 手机“电商化”直奔互联网渠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