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海南海药否认人工耳蜗造假 2013年业绩预增二到五成

    2014-01-08 01:0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喆 牟璇发自广州、成都    

    每经记者 金喆 牟璇发自广州、成都

    1月7日晚间,因陷入造假风波,于1月2日午后盘中临时停牌的海南海药(000566,SZ),发布了澄清公告,对于人工耳蜗技术转让、国家资助项目、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回应,否认央视等媒体对其人工耳蜗项目质疑性报道。

    根据海南海药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力声特)未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慈善总会签署合作协议的传闻不属实,并且上海力声特正常生产。

    此外,海南海药还发布利好,称2013年业绩有望增长20%~50%,或欲对股价维稳。海南海药公告发出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联系海南海药董秘未果。

    澄清质疑发布业绩利好

    海南海药公告称,2013年4月7日,上海力声特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慈善总会签署了 《大连市夕阳复聪项目合作协议》,由上海力声特向大连市中心医院销售REZ-1人工耳蜗系统 (含植入体及体外机)300套,该协议真实存在,属于长期协议。

    针对 “上海力声特未能正常生产”的质疑,海南海药称,上海力声特在2011年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当年开始生产人工耳蜗,并于2012年开始正式销售。在人工耳蜗扩建项目建成之前,上海力声特在上海普陀区的生产车间设计产能为1000套。2012年,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产量为205套,销量为205套,销售收入1013.1万元,净利润306.17万元;2013年产量为863套,2013年1~9月销售收入947.65万元,2013年1~9月销量为268套,净利润123.67万元。

    海南海药强调,上海力声特于2004年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复旦大学人工耳蜗技术为公司进行研发的初始基础,属于原理样机技术。2004年~2013年,上海力声特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了15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拥有人工耳蜗完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上海力声特目前主要承担了两项国家项目和五项市级课题,分别获得经费1990万元、275万元。

    对于患者使用效果不理想的质疑,海南海药回应称“国内外人工耳蜗产品均有此类现象发生”,截至目前,公司与植入耳蜗的患者之间并未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产生法律纠纷。

    海南海药初步预计,2013年业绩预增20%~50%。

    值得一提的是,据央视新闻1月7日报道,处于学术造假漩涡的核心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承认,“自主研发”的人工耳蜗系统确实仿制过国外产品的芯片线路图。然而,海南海药并未在澄清公告中对此作出回应。

    将批量研发第二代人工耳蜗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份新闻稿了解到,海南海药将于2014年批量进行第二代人工耳蜗的研发。

    实际上,公司在2011年就已经拿到生产批文,并在厂房、人员全部就位的情况下,将批量生产计划推迟了两年执行。在新闻稿中,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坦言:“那是因为与残联合作的救助计划中试戴患者中佩戴的人工耳蜗有潜在的漏电风险。本着对用户负责,回馈社会的心态,公司暂停了全面市场推进的计划,而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用两年时间完善,研发第二代完善版的人工耳蜗产品。”

    新闻稿显示,2011年,公司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之一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扩建项目现已完成,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万套人工耳蜗。该建设项目已完工,待做相关设备安装、调试,并需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尽管海南海药遭遇了2014年首个“黑天鹅”事件,且股价于1月2日新闻曝出后直封跌停板,但从交易公开数据来看,买入席位仍惊现4家机构,分列第一、第二、第四、第五位买入,上述4家机构分别买入839.30万元、804.80万元、412.60万元以及410.73万元,买入第三席为华西证券成都东一环营业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大量排放化工废气 海正药业台州厂停产整顿

    下一篇

    欧莱雅品牌“加减法”:停止卡尼尔在华业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