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业绩下滑难掩资金亢奋 上海莱士荣膺2013年医药第一牛股

    2014-01-02 01:1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牟璇    

    每经记者 牟璇

    A股市场上,医药股一直是大牛股的摇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3年荣膺医药板块涨幅冠军的是血液制品公司上海莱士(002252,收盘价47.50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收盘,该股股价年度累计涨幅高达248.75%。

    那么,上海莱士成为2013年医药第一牛股的原因是什么呢?

    成血液制品市值最大公司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海莱士涨幅达到248.75%,在医药股中排列第一。截至当日收盘,上海莱士报收于47.50元,以4.90亿股的股本来看,市值达到232.75亿元,成为血液制品类上市企业中市值最大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莱士主营血液制品,主要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血浆蛋白或因子浓缩物,制成生物活性制剂,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以凝血因子为代表的小产品等3类产品。

    对于上海莱士的暴涨,分析人士在对比其余几家血液制品上市公司情况时认为,上海莱士的经营实力在5家上市公司中处于中间水平,且业绩表现不算优异。

    资料显示,目前上市公司中属于血液制品行业的公司有华兰生物(002007,收盘价28.70元)、天坛生物(600161,收盘价21.26元)、上海莱士、博雅生物(300294,收盘价48.13元)以及*ST生化(000403,收盘价15.72元)的广东双林。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理论血浆需求量为8000吨,而2012年国内总体采浆量仅4000吨左右;另一方面,自2001年起,国家已不再审批新的血液制品企业,且现存血液制品企业新设单采血浆站也受到严格限制。因此,浆站资源就是血液制品公司的价值核心。长江证券研报甚至这样表述:如果把血浆看作一种资源,那么浆站就是“矿山”,“矿山”的品质与多少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

    浆站数量与业绩均未排第一

    那么,上海莱士在血液制品企业里,所具备的“矿山”价值如何呢?

    据申万研报统计,从上市公司浆站数量来看,天坛生物有16个浆站、华兰生物14个、上海莱士12个、*ST生化的广东双林有9个浆站、博雅生物有5个浆站批文。从浆站数量来看,上海莱士在上述公司中排名第三。

    从采浆量来看,上海莱士也位列第三位,其中,华兰生物为500吨,天坛生物480吨,上海莱士355吨,广东双林200吨,博雅生物170吨。而从各公司产品数量比较来看,据长江证券统计,华兰生物有11个产、天坛生物8个、上海莱士7个、博雅生物和广东双林均为6个。

    从业绩表现来看,上海莱士2013年前三季净利1.48亿元,同比增4.42%,公司预计2013年全年净利润变动幅度-25%~0。而华兰生物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49.37%,预计全年净利润增幅40%~60%;天坛生物今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83.89%。

    18亿元并购现曙光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莱士业绩和概念都不足以使股价暴涨,唯一可关注的就是此前对于邦和药业的收购案。

    2013年7月,上海莱士宣布向特定对象科瑞天诚、新疆华建、傅建平、肖湘阳发行股份9365万股,用于收购邦和药业100%股权。邦和药业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醴陵邦和上林邦和两家全资单采血浆公司,2012年平均每个单采血浆站采浆量达到61吨,远高于上海莱士原有单采血浆站约30吨/年的采浆能力,在行业中位于前列。若收购完成后,邦和药业将成为上海莱士全资子公司。上海莱士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年投浆量将由目前的355吨增至475吨,成为国内血液制品龙头生产企业之一。然而,此次收购在10月中旬被证监会并购重组委以邦和药业2013年年底取得GMP认证存在不确定性而否定了此次重组。

    不过,2013年12月20日,上海莱士公告称证监会重新受理了此次重组的相关申请材料,这是否意味着邦和药业GMP认证已经通过?对此,上海莱士证券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邦和药业已拿到新版GMP认证,投资者们也可以在国家食药监局官网上查询。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此次重组的重要障碍消除。根据2013年12月公司披露的情况,收购如在2014年交易完成,出让方承诺邦和药业2014年~2016年累积净利润分别1.05亿元、2.39亿元、4.10亿元。而上海莱士2012年全年净利润仅为2.24亿元。

    不过,6倍溢价水平使上海莱士对邦和药业收购价高达18亿元,《每日经济新闻》向一些知名私募询问了他们对上海莱士收购的看法,德传资本董事长姜广策表示,资金估计看中的还是上海莱士的收购,但对如此高的估值还是不明所以。另一位私募研究员则表示此前一直长期关注上海莱士,但没有去调研过,目前看估值较高,暂时不会介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13年A股涨跌前10榜单出炉 创业板居首蓝筹股垫底

    下一篇

    多空分级基金是指数化投资的又一利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