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在贵阳市大营坡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小秋鹏翻出自己小背篼里的“宝贝”,一件一件地给记者看。这些同龄孩子眼中的玩具,在秋鹏和他9岁的弟弟李鸿昆那里,却是给妈妈治病、维持一家三口生活的“饭碗”。
小秋鹏和小鸿昆兄弟俩正在就着辣椒水吃晚饭 。(资料图)
弟弟小鸿昆劝妈妈吃饭 , 被浑身疼痛难忍的妈妈拒绝了 。(资料图)
新华网贵阳12月26日电(记者李惊亚)“这个小黄鸭卖10元,我能挣2元;那个会发光的塑料电锯最贵,一个卖15元,我能挣3元;5元一支会发光的塑料花卖得最好了。”11岁的李秋鹏说。
25日晚,在贵阳市大营坡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小秋鹏翻出自己小背篼里的“宝贝”,一件一件地给记者看。这些同龄孩子眼中的玩具,在秋鹏和他9岁的弟弟李鸿昆那里,却是给妈妈治病、维持一家三口生活的“饭碗”。
小哥俩的妈妈名叫王燕,今年32岁,贵州毕节市长春镇合庄村人,在深圳、昆明打工14年,2010年被确诊患有尿毒症之后,丈夫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为了求医,去年6月王燕带着两个孩子来到贵阳。每隔一天,王燕要去医院做透析。由于身体十分虚弱,根本不能干体力活,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两个儿子稚嫩的肩上。
这一年多来,为了生计,小哥俩背着背篼坐公交车到贵阳的市西路批发市场进玩具,货物太重了他们就分两趟背;下午4点多一放学,哥哥饭都来不及吃,给背篼装上货就去大营坡夜市卖,弟弟则留在家给妈妈做些简单的饭菜吃。
在夜市里摆摊的数秋鹏年纪最小,他的个头和货摊一般高。如果不是能看到伸出来的细小手臂,过路人可能以为这是个“闲摊”。天气越来越冷,除了玩具他还卖毛袜子,但是生意仍然不好做。“多的时候一晚上能卖二十多块钱,少的时候只有十几块钱,挣几块钱。”小秋鹏说。
小哥俩“摆摊救母”的故事被一名驻村干部发现后,迅速传播开来,一场“爱心接力”正在进行。近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妇联决定把他们一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明确专人做好跟踪服务;一个民间爱心团体也将对王燕母子3人长期救助。今后,哥俩再也不用去夜市摆摊了。
记者在王燕家采访时,正巧碰到贵阳市茶店小学校长汪李莉。汪李莉此行来商量接收他们去公办的茶店小学念书,不但费用全免,南京大学的NGO组织还将发给他们生活补助。
王燕告诉记者,她已经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9万余元,还有爱心人士捐赠的油、米等过冬物资,“现在治疗也有钱做了,吃得饱、穿得暖。”
弟弟在一旁写数学卷子,小秋鹏负责做饭。一袋两块钱的豆米和一块钱的酸菜可以做成一样菜,别人送的一袋土豆可以炒盘菜,再蒸一锅米饭,这便是一家人的晚餐。
前几天,小秋鹏看到电视里捐肾救母的报道后,便偷偷地向医生咨询,能不能用他的肾来帮母亲换肾,因为年龄太小被拒绝了。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们是男子汉,我想把妈妈的病治好。”
王燕听说这事难过极了。现在,她想找一份手工活,缝缝衣服、串串珠子什么的,多少帮孩子分担一些生活压力,哪怕能赚几毛钱也愿意。
而秋鹏和鸿昆告诉记者,他们最期盼的是,不让妈妈的病继续恶化下去,“我们想和妈妈永远在一起”。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12/26/c_118725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