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证报揭秘IPO:政府官员入股 隐性成本上亿

    上海证券报 2013-12-25 11:26

    若将镜头推向纵深,不少上市储备企业处境更为艰难,有些已经倒在路上——他们甚至来不及听到IPO开闸的集结号。

    中华PE:

    “上市满身金,政府座上宾,招商尊贵客,银行献媚勤”。一句戏言,道出了资本的魔力,更勾起了企业上市的欲望。

    为尽快拿到“准生证”,憋屈了一年多的过会企业,纷纷赶在上周五前更新会后事项,期待明年1月挂牌。而这,只是一个缩影,更多的企业在IPO停滞的2013年,风声鹤唳,有的继续透支盈利,有的核查难过自行撤单,更有甚者,上市未成造假被揭。

    若将镜头推向纵深,不少上市储备企业处境更为艰难,有些已经倒在路上——他们甚至来不及听到IPO开闸的集结号。

    这是新股发行停摆一年多时间内,部分拟IPO企业的糟糕群相。他们已经做好了大部分IPO前期工作,钱也花了不少,可是这临门一脚,抬了腿,却不知何时才能踢出去。

    与此同时,证监会一系列改革方案出炉,IPO游戏规则陡然生变,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成型。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既是利好,又是利空。一方面,IPO终于开闸,可以挪步前行;另一方面,严苛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心存侥幸的公司,是个巨大的挑战。

    “压力太大了!主要是因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严了。”投行人士对上证报记者感慨道。

    止步的IPO公司

    据统计,在史无前例的财务核查震慑下,约有280家拟IPO企业陆续撤单。其中一些企业如长城影视等,拟通过并购方式曲线登陆资本市场,但也有不少企业在撤单后一蹶不振

    今年首家主动撤单的拟IPO企业遵义钛业,如今陷入亏损泥淖。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9月,公司亏损2.11亿元,亏损额超过了上一期经审计的合并净资产的10%。

    由于业绩对赌条款的存在,不少拟上市公司与PE发生冲突。金诺律师事务所(北京)高级合伙人郭卫峰告诉记者,“受IPO暂停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或是被投企业业绩未达承诺,或是被投资企业未能实现约定时间完成上市,PE机构和投资企业之间的对赌协议纠纷今年以来明显增多。”

    “仅仅我们近期接受委托去法院仲裁的对赌纠纷案例就有5、6起,部分已经立案,有些正在立案;还有更多的机构出于谨慎考虑,仅委托我们发律师函以及做一些前期调查取证工作,依然寄希望于通过谈判解决,而不是诉讼。”郭卫锋补充说。

    遵义钛业并非孤例。IPO折戟的同捷科技亦惹上一身麻烦:欲“下嫁”上市公司成飞集成(行情 股吧 买卖点)未果;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雷雨成遭罢免后为救公司再回归;公司面临集合票据的兑付危机,财务状况岌岌可危;试图通过配股方案渡过难关,但结果仍未可知。据知情人士称,同捷科技的问题,除了钱之外,还在于经营理念、产品定位等多个方面,“公司在自身条件、股东目标、融资模式都还没有打理清楚时,就急于上市了。”

    相比撤单IPO公司的困境,还有一些企业尚未“排队”就已经倒下了。

    常熟怡华系的案例颇为典型。为了上市,盲目扩张,老板不惜成本非法融资,最后因难以支付高额利息导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今年8月27日,常熟市明星企业家、怡华系董事长俞建名被常熟市人民法院以抽逃出资罪、合同诈骗罪开庭审理。这位曾经的纳税大户,因缴清银行贷款后暂无法续贷,又通过私人及企业间拆借导致利息过高资金链困难而难以为继,面临以涉嫌合同诈骗罪被起诉并拘留的境遇。

    常熟怡华系旗下拥有六家公司,均从事与人造金刚石制造相关的行业。作为怡华系实际控制人,俞建名的目标是将怡华系打造成上市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上述企业已于2013年4月被常熟市人民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并于2013年7月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记者了解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民企发达的地区,近年来拟IPO企业惹官司的案例已明显增多。例如,浙江有着“火腿王”之称的浙江宗苏食品有限公司,厦门试图做“中国户外用品第一品牌”的三德盛,以及曾是全国手机充值老大的捷通达等,都是被高利贷拖垮。

    除了举债扩张,还有举债纳税。有过“纳税大户”之称的启高(厦门)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因举借民间高利贷纳税,最终也悲剧收场。“为了上市,就得财务报表好看,就得业绩持续提升,就得大规模扩张。”一位同行说,启高这种原本盈利能力不错的企业,为了急速扩大规模,大举借贷,期望能够从上市的暴利中获取巨额资金。但一旦上市不成功,或者哪怕上市比预期晚,资金链就可能断裂,就会被高利贷拖垮。

    上一篇

    央行轻剂量重启逆回购的用意

    下一篇

    我国首条低碳环保高速公路渝蓉高速重庆段通车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