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温州金融办发布信息称,12月12日,建设银行省分行行长黄先俊一行来到温州,就解决温州目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进一步支持温州实体经济发展进行深入调研。
上百亿元新增信贷缺口
实际上,就在上述商业银行省分行行长密集调研温州之时,面对即将到来的年终“清算”,温州已开始为企业如何度过年关而忧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曾于11月15日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透露,银行承诺的800亿贷款额度,尚有240余亿的缺口,目前温州贷款明显不足。
其实,早在今年7月,浙江省专门召开了“浙江银行业服务温州实体经济会议”,尔后,浙江银监局、温州市政府相继出台《浙江银行业支持温州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温州市企业帮扶和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的十条措施》。
在上述举措中,温州明确提出:“争取完成全年新增贷款800亿元,全市新增贷款企业5000家,其中新增小微信用贷款企业1000家,确保2013年,温州信贷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同步于全省信贷增长速度。”
但现实却与愿景存有差距。据温州人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温州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为167.6亿元。其中,全市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增量却为-48.2亿元,交通银行是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为数不多增量超10亿的,其他还有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恒丰银行。
银行的信贷缺口,已经让温州感受到了压力,陈一新在上述会议上坦承,“本身资金就很紧张,贷款又不到位,到年底还要抽贷,温州企业怎么过日子?”
“特别是在我们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你们(金融界)伸出一只手来援助。”陈一新说,温州稳定看金融,金融业承担着重要艰巨的任务,这是今年内温州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此,他呼吁高度关注金融风险,金融界发展与温州的发展息息相关。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温州无奈只得发出“求救”信号。
12月15日,温州市专门召开当前企业金融风险化解会议。《温州日报》援引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当前温州企业金融风险依然存在,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要把化解企业金融风险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化解企业金融风险。措施包括开展“地毯式”排摸企业风险性质,加大向上争取金融贷款支持等。
而在与前述商业银行省分行行长调研温州之际,温州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与建行省分行行长黄先俊交谈中,陈金彪希望建行浙江省分行进一步增加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方式,“以时间换空间”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给予温州实体经济更多的支持。同时亦向工行省分行建议,希望在信贷投入、不良贷款处置、业务调整、企业贷款帮扶等方面给予温州更多的支持。
企业互保风险隐患
正如前述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所言,温州经济发展当前较为棘手的问题是企业互保怪圈难解。而随着年关临近,银行收款、民间收债高峰期的即将到来,企业新一轮的资金链告急或将再度出现。
温州乐清柳市工商联副主席、华通机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成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温州光伏、造船等行业出现倒闭,是整体形势不好,情有可原,但服装、鞋业等温州传统产业出现问题是不正常的,98%的企业有互保或是温州经济出现问题的病症之一。
李成文称,眼下在温州,经济整体增长低迷之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已出现问题,多数大中型的企业实力还是在的,导致他们出现问题的是互保联保机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一家企业出现问题,互保链就不断蔓延、扩散。
华通机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今年6月份,森泰集团陷入破产,据第三方统计,森泰集团和下属企业的贷款余额约6亿元,这其中,就涉及到华通机电集团为其担保1.87亿元。
李成文说,就在这一互保风波中,就有两家优秀的拟上市公司遭遇“断路”,“一家科技型企业已经开始准备递交上市材料了,而另外一家则是其集团下属的股份公司,已经改制即将进入上市辅导,因为集团牵涉到互保,股份公司也被带进去。
李成文向记者表示,因森泰破产风波,公司受到影响,但因为资产优良,目前经营稳健。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温州有98%的企业存在互保,而一旦互保圈危机爆发,对已经濒临脆弱的温州更将是雪上加霜,如果处理不好,不能排除会出现类似于2011年底的第二轮企业经营破产风波。
李成文认为,眼下,温州经济要一手抓实体经济,一手就是要严厉打击跑路、假破产、资产转移、逃废债等行为。后者因为温州企业牵涉到各种错综复杂的互保,不仅让心存侥幸者断掉想法,还可防止一些好的企业要背负担保,以致被连累倒闭,稳定企业主。
前述银行在调研中亦表达出关注。建行浙江分行行长黄先俊在与温州市场陈金彪的交谈中,就信贷支持、企业帮扶、不良处置等方面的下一步具体工作,对温州分行作了具体布置。另外,在重建信用体系、打击逃废债、化解担保链等方面,黄先俊行长也对温州市政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 受2011年下半年爆发的民间借贷风波的影响,近两年来,温州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始终位居地区之首,但在今年前两季度,不良贷款率呈现减少态势,不过,进入第三季度以来,不良贷款率又有所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