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11月创新高 明年升值压力有望减小

    每经网 2013-12-18 09:03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比上个月上涨了1.3%,至117.8,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3.39,环比上升1.17%,接近7月创下的纪录高位。

    每经编辑 张喜威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比上个月上涨了1.3%,至117.8,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3.39,环比上升1.17%,接近7月创下的纪录高位。

    此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处于升值状态。据统计,11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0.2%;本月更是连破6.13和6.12,一度达到6.11。

    有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内外利差太大,美联储推迟退出QE等因素都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也有专家认为,这其中有决策层将其作为去产能过剩工具,“主动”升值的因素。

    专家们倾向于认为,市场对于明年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大幅降低,甚至有可能出现贬值。

    套利资金推高外汇占款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环比上涨1.3%,至117.8,为该数据自1994年公布来最高。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3.39,环比上升1.17%,接近7月创下的纪录高位。

    数据还显示,2013年1月至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升值了7%和6.4%。

    据了解,国际清算银行的有效汇率指数是基于2008年至2010年的贸易数据权重,以2010年为基期。在人民币指数的权重中,欧元、美元和日元分列前三位。

    “今年8月、9月份,市场预期美联储退出QE,全球的流动性有所收缩;然而,随后美联储继续维持量化宽松,全球流动性相对放大。”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内外的利差太大,债券类资产利率较高、投资资产的价格在上涨,这就形成套利机会,导致套利资金的涌入;当然,这也跟国内偏紧的货币政策相关,今年初央行定的M2增长目标下调至13%,预计明年的货币政策也是趋紧的。

    在陈龙看来,人民币汇率的上涨跟外贸数据、外汇占款并没有多大关系。他认为,虽然9月、10月的外汇占款很高,但如果把“热钱”全部剥离,实际上通过外贸获得的顺差并不高。换句话来说,外贸的顺差并不能支撑人民币这么大幅度的升值。

    不过,招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则表示,目前市场上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热钱是很有限的,主要是国内企业的套利在起作用。他认为,最近外汇占款高速增长应该是境内的外贸企业进行跨境套利导致的。

    刘东亮表示,实际上现在的局面和一季度比较像,当时也是有很多资金在套利套汇导致外汇占款较高,然后外管局5月出了“20号文”(即《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很快外汇占款就被压下去了。

    “‘热钱’进来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的流动性压力。”陈龙指出,但是热钱主要做非标套利,真正到标准市场中的比较少,实际缓解的效果也基本看不出来。

    专家称人民币汇率与QE退出关系不大

    陈龙认为,明年一季度美国一定会退出QE,这样全球的流动性就会收缩,资金流向美国,欧洲、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流动性压力就会很大,但中国作为外围国家,资金流出会比较慢,这样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也会更稳一些;另一方面,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比今年要低,GDP的考核也目标会下降,如此一来,人民币的升值空间也不会有太大,甚至会持稳或贬值。

    刘东亮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某个层面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都存在,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从经济的角度看,现在应该是中国主动希望升值,这可能是去产能过剩的工具或考虑之一。

    数据显示,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底,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频繁触及1%的波幅限制。但从今年6月至今,即期汇率偏离中间价在0.7个百分点左右。

    对此,刘东亮认为,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的波幅比较大,是因为市场上存在一边倒的升值预期,所有的企业、个人都在抛售美元,人民币就会连续地涨停。后半年的预期存在波动,市场甚至一度预期要人民币将贬值,所以汇率的波动也不像前期那么激烈,而且,这其中也有央行的干预存在。

    “因为我国还没有实现汇率市场化,所以人民币汇率跟美国退出QE的关系并不大。”刘东亮认为,影响市场对人民币利率预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中间价,只要央行的中间价是往升值的方向开,市场就会存在升值的预期,如果把中间价往回调,那么市场预期就会趋于贬值。他还表示,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外贸数据等因素也会对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官方的态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VC/PE看多新三板 更关注“双退出”机遇

    下一篇

    年末险企密集增资 国寿财险注册资本增至150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