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电信表示,现在还没有正式发布4G品牌,明年年初中国电信将进行4G试商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孙卫涛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孙卫涛 发自北京
中国移动抢跑4G之后,中国电信按捺不住了。
近日,中国电信关于天翼4G的广告语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地标性位置亮相,风头直追中国移动4G的宣传,4G大战一触即发。有消息称,12月18日,中国移动将正式发布4G品牌“和”以及4G终端策略,在此之前,中国移动关于4G的品牌广告早已铺天盖地。
昨日(12月11日),中国电信集团有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还没有正式发布4G品牌,明年年初中国电信将进行4G试商用。但是具体是TD制式还是FDD制式,并没有透露。
中国联通依然对4G很淡定,一直对外宣称3G升级到42Mbps就是4G。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的一位人士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三家运营商现在就好像在斗地主,如果能做好营销,尤其是品牌营销,或者两家联合起来,那中国移动也会着急。
电信4G宣传抢风头/
12月10日,中国电信关于天翼4G的广告铺天盖地袭来,风头直追中国移动的4G宣传。在不少报纸和城市中心地标建筑的户外大屏上,甚至是飞艇上,都出现了“天翼4G,更快更好”的标语,相比中国移动“4G快人一步”显得更为直接。同时,记者还发现中国电信也在官网上打出了天翼4G的广告语。
中国电信之所以大规模宣传4G,与其背后加快4G网络建设分不开。
此前,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中国电信今年的4G投资约100亿元,明年将达到457亿元。此前工信部也已批复中国电信在全国42个城市开展规模4G网络试验。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随着天翼4G的亮相,中国电信也正式开启4省7市的政企用户招募,将推出TD-LTE制式的数据卡、MIFI无线网关等适合政企客户的产品。
通信业内人士、行业作家尚晓蒲对记者透露,政企客户一般为中高端客户,对流量有需求,因此4G高速上网先让政企集团客户体验。
电信的自信与尴尬/
在外界看来,中国移动对4G最为迫切,但是现在来看中国电信也不落下风。
尚晓蒲对记者透露,对于4G时代的到来中国电信表现得相当自信。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曾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电信的固网资源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这是一个有利因素。
4G时代是流量时代,中国移动手机上网要向中国电信结算。据了解,网间结算费用是指互联网的网间互联互通费用,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基本上掌握了中国大部分海外互联网结点,所以互联网结算费用大部分是单向结算,因此中国移动手机上网需要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缴纳费用。
中国电信另外一个优势是终端支持。目前支持FDD的手机终端全球有上百款,而支持TD的手机终端只有十几款。尚晓蒲表示,高通公司基于中国电信需求的全模全频芯片去年已经在一些大型展会上亮相,只要芯片技术成熟,手机厂商量产支持中国电信4G终端只需要三个月时间,甚至更短。
不过中国电信大力发展4G网络有其尴尬之处。首先是因为中国电信的3G制式CDMA2000受限,需要在4G时代尽早布局,其次是面临资金压力。
野村综研通信战略部副总监陶旭骏对记者表示,中国电信现在是两头有压力,一方面是宽带建设,光纤到户需要大量的投资,一方面又要去投资4G网络。
据2012年三大运营商年报显示,中国移动的营运收入5604亿元,净利润1293亿元,中国联通营业收入2489.3亿元,净利润71亿元,中国电信经营收入2830.73亿元,净利润149亿元。中国移动利润额是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的十多倍,是中国电信的8倍多。
中国联通依然淡定/
中国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依然对4G很淡定。
在工信部发布4G牌照之后,中国联通关于4G的招标也姗姗来迟。12月6号,中国联通在其招标网站上同时公布了2013年中国联通FDD-LTE实验网无线主设备采购资格预审公告以及2013年中国联通TD-LTE无线主设备采购资格预审公告。
据此前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联通的LTE招标规划主要还是以FDD-LTE网络为主,计划采购LTE基站5.2万个,其中TD-LTE基站1万个,FDD-LTE室外基站3.4万个,FDD-LTE室内站8000个。
中国联通在忙着升级现有的3G网络。据了解,2011年中国联通在56个城市开通21M速率的HSPA+网络,并在2012年基本完成了全国主要地市覆盖。而今年中国联通又将支持更高峰值速率的DC-HSPA+。5月份,广州联通率先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江门等8个城市3G网络全面升级至42Mbps。
在宣传上,中国联通则一直对外宣称3G升级到42Mbps就是4G。例如,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日前就对媒体表示,DC-HSPA+42M网络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称为4G网络,和4G感受不到差别。
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的一位人士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三家运营商现在就好像在斗地主,如果能做好营销,尤其是品牌营销,或者联合起来,那中国移动也会着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