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肉毒杆菌事件”余波未平 恒天然、达能和解或延后

    2013-12-03 01:0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自肉毒杆菌乌龙事件以来,恒天然和其下游供应商达能集团的纠纷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据新西兰媒体报道,昨日(12月2日),恒天然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 (TheoSpierings)在出席 “恒天然股东基金”大会时透露,与达能就赔偿问题的谈判已“失败”。有分析指出,这意味着两家公司或将因此对簿公堂。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向多美滋中国和恒天然中国发去采访邮件求证。多美滋中国方面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对此问题不便发表评论。恒天然中国方面则在回应中称,公司对具体情况不了解。

    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郭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恒天然和达能集团在赔付金额上分歧较大,谈判若真失败,双方可能会根据之前的协议选择仲裁或者走上法庭。

    已与6家达成和解

    据了解,今年10月,拥有多美滋与可瑞康等奶粉品牌的法国达能集团表示,至少会向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索赔2.72亿美元。因为今年8月恒天然污染事故导致达能召回其婴儿配方奶粉产品,给达能的声誉和营收造成损失。

    达能集团早在9月24日就向恒天然发出了通知,表示“希望双方在诉诸法律之前有机会达成和解协议”。达能还表示,“其损失一定要得到完全赔偿”,并称食品安全是“不容协商的前提”。

    从之前恒天然通报的情况来看,肉毒杆菌召回事件涉及可口可乐、饮料公司VITACO、达能、雅培等8家公司。

    在“恒天然股东基金”大会上,史毕根斯透露,在全部受影响的8家企业中,恒天然已与当中6家公司达成商业和解方案,而在与达能达成协议一事上,恒天然虽然连月来不断做工作,但是谈判无进展。

    “相比达能来讲,其他几家公司受到的损失较小,因此相对比较好处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恒天然和达能之所以达不成协议,应该是双方在赔款金额上难达成协议,恒天然的赔付可能离达能的诉求相差比较远。”

    史毕根斯在回应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仍然在与达能谈判,“在今年10月底,公司已向达能方面提出一个商业解决方案,但是达能尚未给予回复。如果他们的回复案是商业协商性的,恒天然当然欢迎。如果他们通过法律渠道,那么两家公司之间的协商途径将因此完全不同。”

    了结时间或被延长

    史毕根斯在上述 “恒天然股东基金”大会上还表示,恒天然只有两种方式来了结此事件,赔偿或者上法庭。但是他同时坦言,“不过,一旦上法庭,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成本。”

    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郭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之间的谈判不一定是真失败,有可能只是姿态性“谈崩”。

    郭庆告诉记者,“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恒天然高管只是在一个股东会议上做了类似的通气,通常情况下,企业如果正式提起诉讼前会给对方发送诉前通知函。”

    郭庆表示,如果谈判真的失败,双方会根据此前的一系列合同中的规定,来确定究竟是通过仲裁还是通过对簿公堂的方式来解决。

    此外,乳业专家宋亮告诉记者,对于恒天然来讲,肉毒杆菌乌龙事件越早结束越好,因此不排除恒天然会用多付赔偿金的方式来平息此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私募:金融股或成避风港

    下一篇

    自贸区金改:个人可开展各类境外投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