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再有3天时间(11月28日),首趟“长安号”货运班列将从西安出发,途经宝鸡、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直达中亚、欧洲。这趟被称作“新丝绸之路”的“西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后,将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通往中亚、连接欧洲的又一条更为便捷的货运线路,货运时间比公路运输缩短20多天。就在此前不久,重庆、武汉、成都、郑州已相继开通了直达欧洲的班列。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框架下,国家发改委又规划了涉及欧亚大陆桥以及丝绸之路的两条铁路。近日,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在规划的“新丝路”包括在原有陇海线的西、北两侧分别新修库尔勒至格尔木、哈密至临河两条大铁路,以形成第二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线)在内的三条通往西亚的陆路运输大通道,打造横贯东、中、西的对外经济走廊以及国际能源大通道。
一位长期研究丝绸之路并参与大陆桥规划的资深铁路人士向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并透露,两条铁路都将在“十二五”期间动工。该人士指出,作为支撑丝路经济带 “生命线”的物流交通,正在走向多通道化,一条汇集成网的现代铁路丝绸之路呼之欲出。
国际货运班列走俏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同时,明确提及要加强道路连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
在第二欧亚大陆桥建成之前,从东亚到欧洲一般采取海运方式。而铁路国际联运开通之后,由于相比海运大大节省了时间,同时相对于空运和公路运输成本上又低廉许多,铁路成为首选的交通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向西开放的国际铁路通道,只有阿拉山口铁路线和霍尔果斯口岸铁路线,均位于新疆境内。这两大口岸作为“东联西出”的重要通道,向西辐射至中亚、西亚、俄罗斯及欧洲国家,向东辐射至我国青岛、天津、大连、连云港、宁波、上海、重庆、成都等城市及东北亚的韩国、日本等。因此,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最现实的可能之一,就是通过已有的陇海兰新线,经阿拉山口口岸或霍尔果斯到达中亚和欧洲,其二便是通过国际货运班列。
以今年7月最新开通的 “郑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为例,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数据,“郑新欧”线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后到达德国汉堡,总运行16~18天,比海运节约运时20天左右,比空运节约资金近80%,每集装箱比公路运输减少费用2000~3000元。而最新消息显示,从11月开始,开通仅3个多月的“郑新欧”班列开行频率已经由每月一班改为每周一班。
三线并举打造丝路经济走廊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国际货运班列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依然面临着现实瓶颈,比如货源持续性问题,尤其是回程货源,各地发往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多数都是 “重去空回”,直接增加了物流成本,“汉新欧”(武汉-新疆-欧洲)就因货源不足已经遭遇停运的尴尬。
因此,国际货运班列短期内很难遍地开花,不能全面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扩容。这就对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大动脉——陇海线的运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第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董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暂时没有具体数据,但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迅速增长,陇海线已经相对饱和,不能满足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扩容需要。
前述资深铁路人士表示,为了拓宽通道,从东部往西,已经建成通车了太中银铁路 (太原至中卫/银川),天津港和青岛港目前已可通过该线路,不经陇海线,直穿山西、陕西、宁夏进入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对外口岸,成为打通华中至西北的新通道,从而缓解了对陇海铁路干线的过度依赖。同时,正在规划的哈密到临河线,其中临河到额济纳(内蒙古)已经贯通,额济纳到哈密段最快预计能在2014年动工。建成后将从渤海湾地区,通过京包铁路与之对接。
该人士还透露,已经获批立项的库格线(库尔勒至格尔木)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动工,从新疆南疆重镇库尔勒市,沿塔里木盆地南下,经若羌、翻越阿尔金山脉至柴达木盆地南缘进入昆仑山麓,至青海格尔木市。而目前格尔木已经与西宁通车,这意味着今后南疆与内陆也将直线贯通,西部地区将再添一条通往西亚、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陆路运输大通道,同时还会促进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本身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董焰强调,上述两条新修线路一旦开通,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中国从西亚获取更多石油、矿产等资源,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丝绸之路。届时,将形成包括陇海线在内的北、中、西三条线路,三线并举,为中国东部往西到达欧洲提供更多路径选择。
而时间、成本上的大大节省,使得我国经阿拉山口岸直接进入中亚及欧洲市场的国际铁路运输货量增势强劲,阿拉山口口岸贸易额从2010至2012年已连续三年超过百亿元以上。
未来交通网畅想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外贸易通道拓展的迫切需求,有关中国未来交通蓝图的畅想连绵不断。
日前有外媒报道,中国正在与17个国家协商关于建设亚欧高速铁路网络事宜,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线路贯穿南北,连通欧亚。这三条线路分别为,一条向北延伸经俄罗斯到德国,与欧洲铁路系统会合;一条向南延展连接越南、泰国、缅甸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另有一条线路连接印度及巴基斯坦。
据称,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正就铺设高铁线与中国谈判,而东南亚方向的线路已经先期在云南省开工。在工程标准方面,中国希望所有线路规格与国内高铁保持一致,越南方面已表示同意,其他国家还在协商中。
对此,一位铁道部规划经济研究院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确实正在研究规划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包括铁路联通,但类似上述那种高速线路网络目前只是外界的一种浪漫设想。
该人士表示,从实际经济效益看,中西亚通道的拓展最为迫切,东亚路网通过中国东部港口连接已经比较完善,南亚方向也已经有了一些规划。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网站信息,在国家发改委日前在京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思路研究座谈上,就空间走向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范围涵盖西北五省及其之外的更多区域。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强调,任何“新丝路”通道规划最首要和最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形成贸易国相互之间的资源互补。同时,由于这种运输通道涉及不同地域、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涉及多个国家铁路运输、口岸通关、换装作业等环节,这就需要同时得到两国甚至几国的协调认可,包括必要的政治环境。
此外,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欧亚大通道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在新疆喀什,正在规划兴建的还包括中巴(中国-巴基斯坦)铁路、以及中吉乌(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