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规模庞大,银行常被称为金融机构中的“大象”。但日渐风靡的互联网金融,正用其无所不在的触角,触碰并蚕食“大象”的利益。
困惑
相对于基金业的“船小好掉头”,身为庞然大物的银行在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过程中,有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已有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同阿里巴巴“牵手”案例,“但是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无限复制?优质的互联网企业数量有限,如果所有银行都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合作,岂不是又回到了原点?”身为某国有商业银行理财师李先生对此有点怀疑。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改变了传统银行的销售模式——从线下到线上。“尽管网上银行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银行服务,但是它针对的客户群体仅仅是银行原有的客户,对于其扩展客户群体并无太大作用。”
然而互联网金融却不一样。对接了拥有海量客户群体的互联网企业后,银行面对的可能是一片新客户的“蓝海”。
张岚的困惑也来自于此。相比较其他规模较大的银行,张岚所在银行的网上购物商城尚处于筹建阶段,“除了开发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的创新产品,眼下我们还非常重视自身互联网购物平台的建设。”而这样的平台,在目前来看,除了一部分小银行外,很多银行包括部分城商行都已经具备。
据业内人士介绍,基于信用卡分期业务设立的银行(信用卡)网上购物商城,已经成为各大银行为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务的平台之一。“眼下部分发卡量较多的银行,也确实在考虑利用自身平台来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李先生向记者透露,“如果那几千万的持卡人都到银行自身的网上商城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体量也是巨大的。”
不过张岚还是不解,“客户还是原来的客户,而且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拥有的客户数量不够多,构建这样的平台来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有什么意义?”这也意味着,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将是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然,困惑还不止这些。强调风险控制的银行业内人士对于当前“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有些“看不懂”。“就拿P2P业务来说,不断出现一些公司发生挤兑潮的案例。”郭先生说。
事实上,在众多银行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业务火爆的背后,更多的风险正在积聚。P2P业务自不必说,就连业界的标兵“余额宝”,眼前的风光也并不意味着其未来一定美好。“余额宝”火爆的重要原因,在于其用超强的流动性收获了中长期金融产品的收益。“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可持续。”郭先生分析称,“余额宝当前的高收益与市场目前资金面紧张关联度很大,一旦流动性充裕导致资金价格下跌,余额宝能否继续"当红"就值得怀疑。”
美国版“余额宝”的案例就值得借鉴。早在1999年Paypal就推出了全球第一只互联网基金,由巴克莱负责运营管理,在2007年其规模一度达到10亿美元。但全球金融危机后,Paypal规模不断缩水,在补贴用户长达两年后,于2011年7月关闭了货币市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