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来自一线大学学者的声音:改革集结号吹响

    2013-11-19 01:13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遍访来自国内著名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大学学者等奋斗在经济研究一线的专家,梳理此次三中全会的基本思路和改革脉络。

    □刘林鹏

    35年前,发轫于安徽小岗村17个红指印、奠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了历史大幕。

    35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也积累了新的矛盾,全面深化改革迫在眉睫。

    35年后,凝聚着中国及世界目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全面改革的集结号,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决心之大让世界惊叹。

    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还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这彰显了中央锐意改革的决心和使命。以此为标志,新一轮“中国号”改革巨轮扬帆起航。

    变者,天下之公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从《公报》,到《决定》,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5000多字的公报59次提到改革,足见改革的决心之大,心情之迫切。在万众期待中浮出水面的《决定》,提出了涵盖15个领域、多达60项的改革任务,很多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 “难啃的硬骨头”,具有 “急”、“难”、“险”、“重”的特性。

    在这次足以决定中国未来之命运的改革宏图之上,经济领域的改革无疑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方向不可动摇,改革蓝图已经绘就,如何才能改革让落到实处?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遍访来自国内著名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大学学者等奋斗在经济研究一线的专家,梳理此次三中全会的基本思路和改革脉络。从不同角度解读此次三中全会的理论突破和决策要义,以求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

    在一定意义上,他们是离中国经济最近的人,让我们用心去倾听这些深入中国经济肌理的学者们的改革方法论。

    在这里,您可以听到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市场决定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对七大改革热点的深入剖析;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对改革路径的精彩阐述;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沈坤荣建言化解地方债顽疾的良方……

    诚如海闻所言,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这也道出了全体经济学人的心声。

    改革集结号吹响,接下来只有义无反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市场情绪乐观 美股温和上涨

    下一篇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举措眉目渐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