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小微金融高峰论坛-利率市场化的机遇和挑战”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圆满举行,研讨有关小微金融发展现状及实践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杜丽群:我接着李老师的话,刚才谈到了个人、金融机构和银行是不是要明确定位。
我刚才看到报告里面工 行、农行也都做小微业务,使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如果是利率市场化,我觉得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兵分两路。
一个情况就是大的企业或者说有一些大的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它向国际化的步伐迈进。还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和小的银行。
可以根治于本土地扎根于小微企业,把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好好解决了,不要都去做大企业的生意。
这个思路还是要改变,因为中国传统思路是大而全,小而全,什么事都要抢着做,我觉得还是要有明确定位。
比如说原来的几大国有企业,他们就把眼光,把视角放在国际化的经营方向上,这些银行要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他本身金融是一个政策性的银行,就应该更多的要对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方面的倾斜。
比如说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还有城乡银行等等,他就应该更多的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小微企业。
我觉得只有这样,把两路兵好 好的按照自己各有的优势或者说特色来进行资源的优化,以及把融资的渠道拓展更宽。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觉得融资的问题能够得到部分的缓解。
李宪铎:小的金融机构给小微企业有密切联系,信息比较清楚,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大的银行如果了 解信息还有一定的难处,这个事情还是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什么玻璃门,旋转门,铁门,反正门门难进,冷脸笑脸脸很难看,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巴塞尔有一些规定,但是我感觉在金融做的时候,还是应该大胆突破。
因为信用是基础,流动是灵魂,只要有信用这个事情就可以做,只要能够掌握流动性,金老师是会计师行的大老板 ,那更厉害了,实际上可以从流动性说说怎么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金建:流动性其实在民间,我认为是非常活跃的。其实说实话最早起源于咱们职工,50年代中国的职工就有一个叫做职工互助金。
大家老一辈人都记得,美国也发工资,要拿五块钱或者十块钱存在互助金里面,这是完全 职工自己组织的,没有政府的干预。
每个月如果张家、李家、王家有什么事,缺点钱,临时调头寸从这里面借出 来,到下个月或者几个月分摊还上。
这个机制其实在民间早就存在,我认为这个机制在中国老百姓当中都有一个 互相信任存在的条件。
所以流动性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解决了个人的问题,也解决国家企业的问题,有很多国家帮不上你,你自己通过拆借,我们民间的拆借。
现在通过私营企业,有很多这种流动性,包括一些高利贷,包括 一些抵押,我们叫做小型的信用社等等,这种互相的流动应该说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我们要给予保障,要给予 扶持。
金建:但是现在有一个现象,对这种民间的流动性,我们给予了很多的约束。
在浙江特别多,因为调头寸,很多人缺钱,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一个急需要钱,一个有钱,付的成本比较高,但是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
我们往往用一种所谓的看做是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就是你剥削,你利用金钱放高利贷,榨取人民血汗钱,认为你这罪恶涛涛。
加强民间流动性是解决小微企业很重要的途径,这就是开放,允许私人银行,允许私人钱庄自己去申办,合法经营,来路正当,不是洗黑钱,不是搞贩毒,其他的这些罪恶的勾当,那就高利贷就高吗,一个愿挨,一个愿打,这个现象要充分用法律,用制度给一个保证。
现在说实话民间流动性没有保证,风险也比较高,诈骗的也有,或者出了一些事也有,我们怎么办?
我觉得这是我们要讨论的一个实际问题,加强民间流动性,使得小微企业有更多的出路,否则的话什么都去找国家,找 大银行,你根本就没有出路,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李宪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一块深思。其实现在高利贷发展这么厉害,从南到北都有了,我认为银行应该发挥很好的作用,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压制和依靠高利贷发展。
我们课堂上讲怎么战胜高利贷,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现在为银行存在发展创造条件,银行为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提供前提,实际上发展过程中应该是很好的。
我对国外情况不了解,国外高利贷多不多呀,有没有这个东西?
贺铿:高利贷如果说发展中国家是存在的,发达国家法治比较健全的应该说是比较少见的。
刚才金建老师和 杜老师他们各自谈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金老师强调开放竞争,杜老师谈到了金融机构要不要有分工,这个问题 我可能有一点稍微初步的判断。
竞争是肯定的,但是竞争是有监管的,是有条件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但是政府 要根据法律办法,让你在他的掌控之中。
否则的话高利贷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高利贷现象层出不穷,我们的小 微企业也就资金问题实际上不能解决,因为融资成本很高。
另外从投资方式方面来讲,如果你没有严格的监管,没有制度保证,有可能赚一把钱就跑了,这种现象我们 也出现过不少,损害出款人的利益。
这个东西都得要解决好,因此这个竞争应该是有条件的平等的竞争。
所谓有 条件的平等的竞争,不是说你大银行负责大企业,小银行负责小企业,你应该用市场的机制去调解,大银行可以服务小企业,小银行有足够能力的时候也可以服务大企业,这是什么呢?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做小企业的成 本高,这是明摆着的,因为面宽。
做大企业成本低,因此我要用税收的办法调解你的利益,只能说不管你做哪一个,你小银行做大企业,大银行做小企业,你们都能够在市场条件下获得合理的平均利润,而不是说我一分死了 ,那边可能就是利益很高,这边利益很低,所以要调解平等竞争的所谓平等,我都能够获得我合理的利润,这才是平等的。
因此我觉得尤其是金融业,没有监管是不行的,没有管理的办法是不行的。
李宪铎:不给自由也是不行的。
贺铿:自由可以,但是你的行为政府不能去干预,你怎么样去放贷那是你的问题,你贷款的利息率可以在规 定的区间里面你自己去协定,我不管。
李宪铎:应该划一个区间。
贺铿:不是说由你乱来,存款的利息率我也划一个区间,你可以自己确定,你这个存贷之间,你觉得你能够获得利润,你就会去做,你做小企业,我的税收低,你做大企业我的税收高,不能说你做大企业跟我做小企业一样的,这个不叫做公平,这是实际上不平等。
李宪铎:谈到利率市场化,在教学课堂上我们讲的还不太一样,因为教科书写的利率贷款获得增值额。
我讲课讲几个概念,从接受借款人来说资金成本硬约束,我借了钱要赚钱,不赚钱赔不破产了吗,我借100万能赚10万 ,我利率5万,还能赚5万,我借了100万赚了10万,利息10%,我为别人白忙活了,但是要利息15万,我钱从哪儿来呀?
从贷款放款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我同意贺老师观点,利率也不能太高,基准点四倍这样还可以,如果像传统剥削那样300%的利率不是把企业整死了。
如果银行业参与这个东西,或者把高利贷引入我们银行体系,那可对 实体经济伤害很大,我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利率市场化应该放开资金供给和需求,同时设定一个区间,不会说 我放款越低越好,你贷款给你5%,给你3%,凭什么呀?
反过来说也不能说贷款求着我了,拿钱吧,200%贷一个月 ,100万先还20万,这也麻烦。我觉得利率市场化也要有正确认识,可不是想怎么整就怎么整,那又乱套了。
李宪铎:我们银行支持小微金融发展还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小微企业大的破产,我们经济下滑,我们收入肯定下降了。
到时候物价涨到一定程度花钱买不到东西了,所以支持企业发展,对银行有好处,还有利益收入,同时如 果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可以满足需求,这个社会是正态的,积极向上发展的。
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这么多年了,其实讨论的内容都很多,都知道,但是小微金融怎么支持,我觉得今天可能来的银行比较多,企业并没有请多少人,银行同志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虽然领导讲的非常好,讲了理论和实践,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都讲的非常好。
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启发和应用,重要还是使中国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使我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其实银行和企业都是互利的,我们不能光玩虚的。
钱炒钱不行 ,金融要与实体相联系。既然明白经济和金融的关系,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那是理所应当的。
金建:我补充一点刚才李老师和贺老师讲的观点,我觉得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当然作为政府也是希望能够利 率市场化不要太偏离实际的每一个人承受能力。
但是往往事情就是这样,你要达到市场的平衡,就必须通过竞争 ,就必须通过利率高低鉴别,才能决定哪一个高利率,哪一个是低利率。
尤其是我们现在开放还不够,我们不是 已经完全开放了,我们在金融业现在开放,在整个中国经济改革当中是非常缓慢的。
因为它是最担心,最涉及到 民生的大事,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后。
所以导致了我们现在金融改革非常缓慢,严格意义上说我们金融改革拉了整个中国经济改革的后腿,这一次三中全会看有没有可能在金融改革上迈开大步。
如果金融改革再迟缓,再影响整个大的经济环境的改革,我认为我们很多努力将会白费。
所以只有充分的竞争,我是充分主张,中国的金融产业要通过市场化,通过竞争达到平衡,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就是竞争当中体现出你的利率杠杆作用。
现在加各种条件给予限制,给予管理,给予各种保护,你这种利率起到的作用,杠杆的原理就很低。所以我个人觉得,要允许中小型的金融企业通过竞争,有形成大的集团的,也可以通过竞争让它破产。
现在很多金融企业并不是个个都是很健全的,所以一定要有这种有好有坏的筛选,才能最终达到市场的平衡,才能达到理想当中适当的大家能够承受的市场能力。
同时我还认为,更重要的一条,就是现在的银行业务不是单单靠利息差来维持的,如果哪一个银行靠他利息差来维持,这家银行在中国市场上是不行的。
据我了解,我们很多银行是通过其他手段来赢取利润,所以说我们利率市场化。
我觉得不会影响到整个银行的生存,它只是在整个经济发展中一个小小的杠杆,一个工具。
所以特别是银行如果放开业务,不仅是通过他的利息差,还可以通过银行和产业资本结合,允许成立金融寡头,金融集团,金融控股这样大型发展,使得我们金融产业不是纯粹的银行门面市面上借贷,而是通过资本投入,通过融资来形成大的循环。
反过来也允许我们产业基金在达到一定程度注入到银行,由产业和银行相结合,形成产业寡头,这种现象已经有中国改革当中出现一些开端了,大家看到最近一些报道,马云在内的产业资本准备把资金投入开银行,开保险。
刚才前面几位演讲的嘉宾当中都提到了很多网络公司自己搞银行,搞信贷,搞相应的资金流动手段,这就是一个新的症状。
我们要允许开放,让他们产业资本进入到金融业来,反过来又让金融业资本进入到产业里面去,相互融合,这样竞争环境就使得我们的小微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市场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不知道讲的对不对,谢谢。
李宪铎:我看还应该有一种压力,就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发展,电脑技术的进步对金融冲击很大的。
银行业说道理是高素质,高智商的金融服务产业,第三产业,他提供的是金融服务。
我们不做的话, 互联网大老们要做,支付宝,余额宝,大数据,云计算可以渗透到这来了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要改变银行,这个压力大了,不要认为他做坏事,如果把这个当做动力,别当做包袱,银行确实应该认真考虑一下。
在利率市场 化下面,在绿色金融,在小微金融这一块怎么样利用互联网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或者说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我 觉得也是我们在座银行家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杜丽群:我觉得互联网时代确实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刚才几位也谈到了平台金融,确实也是一个未来的发展 趋势。
那么多的互联网企业都进入到电商,都进入到银行业务,我觉得对传统银行业是一个挑战,银行业自身怎 么样在这样大的背景下求得发展和更好的生存,有他自身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内部的管理制度,他的信用管理, 他的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的能力,另外还有资金流,现金流的有效配置,我觉得都是银行内部要解决的问题。
刚才金老师发表的观点,我觉得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未来的美好的图景。
当然这些情况的解决可能还要跟着中国对金融体系的开放。在金融体系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时候,人民币没有国际化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放开金融市场也许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混乱或者说是一些无序的竞争。
李宪铎:利率市场化也是非常大的转折,也是非常大进步,也是一个关口。
毛主席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人很勤劳,也是很有智慧了,相信肯定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困难和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是同时产生的,我相信利用我们的智慧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难,谢谢大家,也谢谢各位老师,我们这场圆桌论坛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