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观察:比“控湖”更迫切的是调整产业结构

    2013-11-01 00:5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发自江西南昌、九江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发自江西南昌、九江

    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核心工程”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被剥离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拿出来单独论证,至今未获得国家的批复,这让已经获批四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略显尴尬。

    江西为何坚持不懈要上马该项目?实际上,还是为了利用鄱阳湖资源,控制洪灾,更好地服务生态经济区。

    从江西的官方数据可以看出,鄱阳湖区内的农牧渔业较为落后,这与鄱阳湖作为季节性湖泊有着巨大的关系。历史上,鄱阳湖湖水历史最高水位22.59米,通江湖体面积3708平方公里;历史最低水位5.9米,通江湖体面积仅为28.7平方公里,相差了百倍。

    旱涝急转、洪枯分明的特点,让鄱阳湖区内的居民饱受自然灾害,同时受秋冬枯水影响,鄱阳湖航运落后,农业、渔业产品不能借助廉价的水运外输,增加了运输成本。

    而鄱阳湖地区受制于自然灾害,核心问题在于沿湖经济结构不合理。万年县、湖口县等9个县受鄱阳湖水体的影响最直接,而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区,二、三产业非常落后。

    在这方面,国外湖区最大限度地依托于资源,建立了各种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并进行产业升级。如日本的琵琶湖区,依托自然资源,构筑了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端产业体系,成功实现了农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变化与经济结构转型。

    我国的大洞庭湖城市群,围绕优质稻生产与加工、淡水养殖与加工两大传统优势主业开展,大力发展棉麻、轻纺等后起产业,核心区域则发展生态主导型的产业,如科研考察以及生态观光、生态农庄等。

    江西想要“控制”鄱阳湖,化解季节性的矛盾,减少沿湖流域居民的灾害,增加粮食的收成,提高鄱阳湖的航运能力。最终让鄱阳湖沿湖流域的经济得到一个快速发展。

    实际上,对于江西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因此,如何利用好鄱阳湖自然资源,实施水土资源综合开发,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发展优质工业,以及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或许是摆在江西省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叶檀:美国何时退出QE?

    下一篇

    A股10月收官 创业板跌逾9%成大输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