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以来,东南亚、南亚股指普遍上涨,马来西亚、印度等地股指已抹平此前的较大跌幅,并在近期创下历史或阶段新高。
自9月以来,东南亚、南亚股指普遍上涨,马来西亚、印度等地股指已抹平此前的较大跌幅,并在近期创下历史或阶段新高。分析人士指出,该地区股市前期大跌的主因是投资者担忧美联储将收紧货币政策,导致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元资产,但近期这种担忧情绪明显降温。机构数据显示,资金开始重新青睐亚洲新兴市场。特别是最新公布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逊于预期,使美联储延后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的概率增大,投资者开始重新聚焦亚太各国的经济基本面来决定投资方向。
资金流出状况有望扭转
5月下旬,作为坚定“鸽派”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突然表示,尽管宽松环境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但美联储“最终肯定会结束QE”。该表态引起市场轩然大波,美元资产受到追捧,导致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抗压性都相对较低的亚太新兴市场出现大规模的资金外流,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也逐渐升温。
但9月至今,亚太新兴市场多地股指出现明显反弹,其中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累计上涨15%,泰国证交所指数累计上涨14%,印度孟买敏感30指数累计上涨16%,并于10月21日创下近三年来新高,菲律宾马尼拉综合指数累计上涨15%,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累计上涨8%,于10月24日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越南基准股指累计上涨7%。
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统计数据显示,亚洲股市近期开始重新获得投资资金青睐。尽管该机构监测的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以及亚洲(除日本外)股票基金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出,但自9月至今,二者均实现“净吸金”,期间个别周度的净吸金额还创下阶段新高。EPFR在报告中指出,如果这种良好的趋势持续,新兴市场有望扭转今年二、三季度资本大规模外逃的颓势。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数据不佳或将使美联储退出QE的步伐放缓,而亚太市场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也将明显减弱。瑞信集团分析师指出,美元指数在已经跌破80大关的基础上或进一步走软,资金持续从亚洲“恐慌性”回流美元资产的趋势也将终结。
机构看好短期股市表现
因联邦政府关门推迟至本月22日公布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9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14.8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8万人,连续第三个月低于市场预期。
投资公司詹尼资本集团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莱贝斯指出,就业增长缓慢意味着美联储维持QE的可能性上升,预计美联储最早开始放缓购债的预期时间要到明年1月,而3月削减的可能性更大。新兴市场此间迎来较长的缓冲期,可以从各个角度调整政策,缓解资金面趋紧的环境。
巴克莱股市分析师盖本和经济学家马基预计,从逊于预期的9月非农就业数据等因素来预判,美联储可能明年3月才会开始结束QE。在此期间,亚太地区的流动性压力将明显舒缓。而拥有大规模经常账户赤字的亚洲国家,尤其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可能会“见证各自货币、债券和股票在短期内持续向好”。
花旗集团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与其它新兴市场比较,亚洲整体的经常账户实现盈余,反映经济结构稳定。当前亚洲股市每股盈利高于2008年高位近18%,但股市走势却落后。今年第四季度,亚洲股市估值将具有吸引力,有很大追赶欧美股指的空间,而且投资者将更注重于各国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以决定投资角度,“美联储因素”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预计MSCI亚洲(除日本外)指数将在2014年年底升至660点,上升幅度高达21%。
邓普顿新兴市场股票团队执行主席莫比乌斯表示,从长期看,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基本面以及股票市场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资金5月开始的持续大规模逃离新兴市场只是暂时现象,这种现象会逐步出现“转向”,特别在是美联储退出量宽的脚步可能放缓的背景下。
原文链接:http://overseas.stcn.com/2013/1025/108441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