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李稻葵:互联网金融难取代传统金融

    2013-10-15 00:5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发自绵阳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发自绵阳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超过13万家企业组成的科技型的中小企业群体,它们是当前金融创新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领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李聚合的这一席话,颇能代表昨日(10月14日)绵阳科博会“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参会者的一些共识。

    在昨日的论坛上,来自科技界、金融界的数百人齐聚一堂,共论如何实现科技和金融创新融合发展这一议题。

    多位与会的政界、学界人士均表示,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来服务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从而解决素来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多面的融资难。

    针对互联性金融等话题,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未来互联网金融或难以取代科技金融等传统金融的地位,因为金融更讲究面对面。

    李聚合在题为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多组合融资之路”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3万家。

    当被问及针对涉及科技创新企业发债审批方面目前有哪些特殊措施时,李聚合表示,一是把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和投入重点;二是创新服务品种,“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科技型企业又是轻资产特点比较突出,因此,我们想与各方面一起,创造更多的创新(金融)品种,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胡世辉认为,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有利于充分释放科技机制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双重红利。

    对于如何支持多为中小企业的软件企业,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建议,解决建立软件企业核心资产的资产如何金融评估等难题之后,需要“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服务和机制。

    “中国金融资金的使用成本上升格局,恐怕将会长期存在。”主题演讲甫一开始,李稻葵即以此前美国拟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等当前金融业问题,论证“国内、还是国外,资金成本都会提高”这一观点。

    金融业如何创新,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在李稻葵看来,科技金融将是一大方向,科技金融将是金融体系创新的重中之重。

    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且多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但对于互联网金融是否将取代传统金融的地位,李稻葵持否定态度。

    “我不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取代科技金融。我倒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用武之地,主要是电商,以及互联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金融需要。”李稻葵说。

    在李稻葵看来,互联网金融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的需要,未来互联网金融不会取代现在传统银行金融服务,就像网上约会不能取代面对面相亲一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老法师看盘:换大米

    下一篇

    资本压力加大 香港再现两家族银行出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