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理财资管试点启动 恐冲击通道业务

    2013-10-08 00:50

    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下一步该行将按照银监会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的要求,加快向专业化资产管理的转型,将尽快完成首批“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工作。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每经实习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之后,银行理财也将迎来资产管理时代。

    9月26日,经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批准,中信银行获首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

    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下一步该行将按照银监会资产管理业务试点的要求,加快向专业化资产管理的转型,将尽快完成首批“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工作。

    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银行尚未正式推出新模式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一旦银行推出理财资管计划,将会对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造成一定冲击。

    首批试点资格发牌/

    事实上,自今年6月以来,监管部门就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创新频繁吹风。在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提出要充分利用银行业自身的技术、网点和人员优势,将理财业务规范为债权类直接融资业务,不断探索理财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产品、新模式。

    9月16日,尚福林再次表示,银行理财业务本质是受投资人委托而开展的债权类直接融资业务。可建立专营机制,按照相应标准对资金募集、投放、风险等进行严格管理,主要赚取管理费,严禁利润分成,严禁风险兜底,严禁“脱实向虚”。

    近日,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对外透露,理财业务未来创新方向之一,是要鼓励银行推出自主的资产管理计划,以加强通道类业务的风控。

    而从目前的进度看,监管部门对这一新政的推进可谓迅速。9月26日,经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批准,中信银行获首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中信银行在确认这一消息后,表示下一步将尽快完成首批“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工作。

    据了解,所谓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每个项目要独立开户、独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投资者在享受高利率的同时,还要承担破产的风险。不过,无论是新的资管计划还是其他创新工具,都要注意四点:符合中国金融特色;严控风险底线;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和提高银行的效益和收益性。

    某理财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理财资产管理计划最核心的在于它不列入银行的负债,不占用银行的资本金,所以银行没有刚性兑付的义务,对银行提高盈利水平是有帮助的。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万余款,较2011年上涨25.84%,发行规模达24.71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而截至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突破9万亿元,这一迅猛发展之势令人咋舌。

    然而,随着银行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如“零收益”、“负收益”的情况也频频出现并为市场所关注。面对银行理财市场中暴露的问题,多位专家与银行界人士也呼吁银行理财要向资产管理转变,银行理财未来应该独立于其他业务。

    有银行业人士认为,真正的理财,“应该是资产管理或者财富管理,应该是银行通过投资、交易等为客户提供增值的服务”。

    通道业务将受冲击/

    银行推出自主资产管理计划被认为是银行回归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有专业人士认为,一旦银行的资管计划成行,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曾公开表示,新一轮的监管放松,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全面竞争时代。银行即将进入资产管理行业,推出自己的资产管理计划,因此信托到了一个必须重新寻找自己生存空间的时候了。

    在目前的银信、证信合作通道业务中,资金、项目都来自银行,为了规避监管,才不得不走其他金融机构的通道。一旦银行理财通过资管计划,以债权形式直接向企业投资成行,对目前的通道业务将会产生冲击,通道价值也将迅速贬值。

    不过,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银行的企业文化更看重的还是风险控制,这就决定了银行只能做一些低风险的投资业务。“我认为银行短期内很难像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一样,去炒股票、去投没有实质抵押物的信托等项目。但是从长期来看,出于对更高收益的追求,这将会是银行理财发展的一个趋势。”

    对于理财资产管理计划推出带来的实质性影响,上述理财分析师认为,“这个政策最关键的,是把以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池变成了专户进行管理,明细资金的去向,实质上我认为是属于一个监管的措施。短期内对信托、券商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对信托公司这类找银行代销的机构有负面影响,或者说银行在找信托公司谈价格时将更有议价能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光伏发电减税50% 利好电站及高效晶硅企业

    下一篇

    应对“翘尾”压力 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