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油企的海外扩张不断加速,并曾在去年会师加拿大,但三大油企竞相争夺同一油田区块却并不多见。
三大油企的海外扩张不断加速,并曾在去年会师加拿大,但三大油企竞相争夺同一油田区块却并不多见。
日前,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公布了一份参加里约州外海桑托斯盆地里贝拉(Libra)区块盐下层石油开采权招标的企业名单。其中中石油、中海油及中石化都赫然在列。
有分析师认为,三大油企海外扩张成功与否更多的取决于合作对象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当地政府和法律法规也会对收购案件产生一定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海外收购成为三大油企的“重头戏”,去年的海外收购金额更是创历史新高。如今,三大油企同时争夺巴西油田,也意味着其海外收购赛再升级。
争夺巴西油田
海外收购赛升级
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表示,目前,共有11家公司支付了约95.4万美元竞标注册费,竞标于10月21日开始,而最后中标企业将必须支付给巴西联邦政府一笔约合68亿美元的签字费。
除了我国三大油企,参与竞标的还有荷兰壳牌、法国道达尔以及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日本三井石油、巴西本土的巴西石油公司等国际知名油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三大油企的热情参与相比,欧美能源企业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除了荷兰壳牌及法国道达尔参与此次竞投外,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BP)、英国天然气集团公司及雪佛龙在内的欧美能源巨企均选择放弃,尤其是美国企业因近日美巴关系紧张而全体缺席。
对此,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油田开采前期投入巨大,若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该项目有可能成为企业的累赘。”
此外,巴西这一油田蕴藏量较为可观,但开采过程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风险相对较大,欧美能源巨头正是看到了这一不确定性所以才选择退出。我国能源巨头若中标该油田,则应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据了解,这是巴西2010年通过立法决定采用原油分配制取代特许经营权制之后首次对深海盐下层石油区块进行招标。根据原油分配制的规则,中标企业须将从标的区块中开采所得原油的一部分交给巴西联邦政府,承诺上交原油比例最高的企业将在招标中胜出。
根据巴西相关石油法律规定,无论哪家企业胜出,国有巴西石油公司将是唯一作业者并参股联合体,股权比例不少于30%。
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还表示,最近进行的几次勘探结果表明,里贝拉区块的油气总储量约在260亿桶至420亿桶之间,其中实际能够得到开采的将占总量的30%,即80亿桶至120亿桶原油。
周修杰称,巴西这一油田可开采量十分可观,若能实现商业化运作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桶油一起竞争的策略使得中国企业中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他还认为,三大油企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政策方面各有侧重点,单纯从企业指标方面比较有失公允,谁能拿下这一油田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同时,三大油企海外扩张成功与否更多的取决于合作对象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当地政府和法律法规也会对收购案件产生一定影响。
海外收购加速
致资产负债率飙升
数据显示,三大油企2012年海外收购的成绩可谓相当喜人,总共254亿美元折合1581亿元人民币,超越以往任何年份。
在收购总额排行榜上,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整体收购加拿大油企尼克森夺取第一,中石化则以三笔收购总额64.4亿美元位居第二,中石油凭借两笔收购总额38.8亿美元居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三大油企会师加拿大,纷纷在加拿大收购油气田。
收购尼克森后,中海油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国内石油业三分天下的格局更加明显,中海油将加快追赶中石油、中石化的步伐。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中海油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44亿元,而中石化的净利润为294亿元。
中海油净利超过中石化,与其收购尼克森不无关系。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海油油气净产量同比增长23.1%至198.1百万桶油当量,其中尼克森产量为24.8百万桶油当量。除尼克森以外的产量只同比上升7.7%。
由于我国是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从国家能源需求的角度来看,三大油企海外收购的意义不言而喻。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频繁的海外收购,三大油企的资本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中石油以109.87亿元的财务费用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首位,同比增长36.45%,且遥遥领先于其他上市公司。
上半年,中国石油的利息净支出为100.18亿元,同比增加32.29%。
对此,中石油表示,主要原因是为保障生产经营及投资建设所需资金,集团有息债务增加。
有分析师表示,三大油企今年的资本支出可能增加12%至6320亿元人民币(合1027亿美元)。而中海油和中石化还需偿还为进行资产收购而借入的资金。
此外,三大油企今年的资产负债率可能从2007年的大约20%,飙升至平均约50%的水平。这远高于国际石油企业20%-30%的平均资产负债率。
原文链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9/26/content_378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