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绿树环抱、“旧貌换新颜”的陇戛寨一角。新华社记者 石新荣摄
长角苗的发展变化还体现在环境上。一直致力于梭戛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民族学专家胡朝相说,以前的陇戛没有这么多树,山上光秃秃的,寨子环境可用脏、乱、差来形容,寨子里许多人还住在危房里。而如今,陇戛路平了、树多了、房子也翻新了。
不过,与记者同行探访的生态建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宣湟看着这些新房子却有些失落。在他看来,建筑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长角苗应该住在自己民族的传统民居里。
图为陇戛寨目前所保留的唯一一栋长角苗土草结构原始民居。新华社记者石新荣摄
胡朝相也表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存原有民族建筑文化很重要。如何在现代化和小城镇化进程中将民族文化遗产保存下来,是每个民族村寨面临的新课题。
“要保护好民族文化,必须消除贫困,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正是为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胡朝相认为,“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一座‘无烟工业园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陇戛寨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新华社记者 石新荣摄
从建立亚洲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开始,梭戛如小马过河一样慢慢地摸索前行。据悉,未来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的后面,将会用木、石、土作为建筑材料建造长角苗传统民居,组成一组村寨式的文化景观,实现建筑文化与山水风光相交融的“世外桃源”。
谈到梭戛苗寨的未来,年过古稀的胡朝相充满激情地说,将来的梭戛还要建文化传承中心以培养长角苗文化传承人,要建立7个分馆承担社区文化遗产的保护重任……“我明年准备先去梭戛当3个月志愿者,主要是普及长角苗文化的保护知识,希望多培养一些传承保护者。”
原文:http://www.gz.xinhuanet.com/2013-09/12/c_117340857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