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浙江莫干山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浙江莫干山
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改革的推进,金融领域或将迎来变局。
在第三次莫干山会议上,地方债问题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由于财权事权的不匹配进一步导致地方债规模的膨胀。
有学者建议,把基础设施、银行债务资产证券化来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则主张以外汇资产为支撑,建议地方政府依托外汇储备发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我国货币发行机制主要依赖于美元,而如果以国债地方债为依托发行货币,货币发行机制将会迎来巨变,金融系统的混乱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
金融与财政改革不可分
目前,我国的货币实行以美元为主的基础货币发行政策。在央行发行的25万亿元的基础货币中,由美元储备主导发行的基础货币高达20万亿元人民币,只有5万亿元的基础货币是由非美元因素而发行的。数据统计,2010年以来,90%以上的新增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是由流入境内的美元所决定。
“我国货币发行完全是美元化的。”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论坛上表示,“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我们的外汇是25万亿元,它对应的是我们的基础货币,还有将近6万亿元的货币发行,财税这块所占的份额较少。过去几年财政盈余,现在是财政在支持金融。”
“金融改革跟财政改革离不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曹诗男说,他建议,中国财政改革应该走财权分权,金融集权的道路。
目前,我国财税金融体系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而金融与财政又密不可分,甚至有准财政的功能。
财经评论员徐以升介绍,发达国家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块,一块是税收一块是国债。“国债和金融承担了准财政职能,对美国而言,国债是基础货币,金融相当于M2”。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表示,新兴国家一个特点就是财政支出持续大规模的扩张。这就意味着这些国家获得了足够数量的财政收入来源,这个收入来源不是税收,而是公债。“实际上说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公债转换为法定货币发行形成了扩大型货币依赖,国家财政通过这个渠道取得了财政收入,具体表现为铸币税和通胀税。我们国家有2万亿元隐性财政收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出现了税务国家的危机。”
货币发行机制或解决地方债
在丁志杰看来,货币发行美元化是当前货币金融领域乱象的重要原因,中国持有低收益的外汇储备资产,实际上承担的代价最主要是商业银行以低存款准备金形式背负。“商业银行持有低收益的资产,最终转嫁给了实体经济,储蓄者获得了较低的存款利息,贷款人则要以更高的利率获得资金,这是所有金融乱象之源”。
针对财政和金融的改革如何结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景明在论坛上表示,“现在我们是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这两个搭配可以说还是有效的,但积极财政政策今年是1.2万亿元,规模在上升。政府扩张主要是压在财政上这一块,货币政策是稳健,今后这个比例怎么掌握,比如国债利率的协调”。
徐以升认为,相对我国总体收入,国债规模非常小,有极大的国债扩张空间。“我国目前货币发行是美元化的机制,必须回到国债基础的货币发行基础上来,这是国家主动性的概念”。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海波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主权货币体制的国家,基础货币的发行应该是通过财政支出,因此部分债务可以用替换外汇储备发行的基础货币补上,消减了外储也就消减了地方债务。”
曹文炼在论坛上也提到,现在主流观点是把基础设施、银行债务资产证券化来缓解地方债务问题。“但是我主张以外汇资产为支撑,我们要将最大的宏观调控资源运用到国内的问题解决上。”
他表示,外汇(储备)资产在不改变现在由外汇管理部门的统一使用权的情况下,把所有权转移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以此为依托,来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境内替换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银行贷款、信托资金或者是一些影子银行的债务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