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金微
生态补偿机制应落实到个人
除了要解决千岛湖自身的环境问题,而上游水源也是农夫山面临的问题。新安江干流总长359公里,三分之二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安徽省界断面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为60多亿立方米,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近七成。
今年6月份以来,安徽上游大量垃圾入侵千岛湖西北湖区情况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事件引起了浙江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也展开了各种清理垃圾的行动。
这些垃圾不少来自于安徽的村镇,淳安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主管部门在每年汛期都要雇用上百艘船打捞垃圾,投入资金上千万元。预计今年的垃圾总打捞量会较多超出去年10万方的总量。周力也提到,每到汛期,除了政府组织清理垃圾,像农夫山自己也会加入到清理垃圾中。
但是,安徽的垃圾让浙江地方政府和企业有些鞭长莫及。在中国,有许多像新安江这样的跨省的江河,在这些跨界流域中,如果上游排污,下游就要遭殃。
2011年11月,财政部、环保部等在新安江流域正式启动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由中央财政3亿和安徽、浙江两省各1亿共同设立总额为5亿元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若安徽水质优于基本标准,浙江补偿安徽,否则相反。
去年,安徽上游水质优于基本标准,浙江给予安徽1个亿。不过,水质能否长期保持稳定,包括农夫山在内也不敢打保票。周力说,除了影响地方政府,有领导来考察我们也会积极提出我们的诉求。
由于新安江流域的补偿机制是首次试点,方案仅仅是对污染防治的工程治理项目予以补助,有报道指出,一些为保护水生态环境弃养的渔民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补偿。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秘书长于法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国家探索生态补偿多年,但没有一个补偿标准,现行的生态补偿资金往往是给政府,个人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地方政府又倾向于将这些资金用于修马路、建广场,而不注重改善环境。
于法根说:“现在农业污染越来越严重,包括使用自然水产生的污水、固体废物垃圾等,而这些在农村地区没有处理设备,污染会流入到河流中,新安江流域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污染对千岛湖水源也会有影响,生态补偿机制应该补偿给真正为环境作贡献的主体。”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