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焦点人物:是非埃洛普

    2013-09-04 01:0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业军 发自广州    

    每经记者 张业军 发自广州

    “微诺联姻”中,焦点人物并非微软鲍尔默,诺基亚埃洛普倒是出够了“风头”。

    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称,从微软而来的埃洛普,在诺基亚CEO任上领导诺基亚全力投向微软怀抱,最终使诺基亚成了微软的 “新娘”,埃洛普借此重回微软,并成为鲍尔默退休后呼声最高的接班人选。这样的剧情像极了间谍片。

    与微软的渊源

    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以来的3年里,诺基亚市值缩水600亿欧元。诺基亚的生存危机令基亚董事会急于寻求新掌舵者。2010年9月21日,加拿大人史蒂芬·埃洛普掌舵拥有145年历史的诺基亚公司,成为公司第一位非芬兰籍CEO。

    埃洛普曾先后在Macromedia、Adobe和Juniper公司任高管。2008年1月,埃洛普被微软公司看中,出任微软业务部总裁,后成为微软Office项目产品负责人。2010年,他领导了微软Office2010的项目开发。

    微软的Office与诺基亚的合作,似乎成为埃洛普加盟诺基亚的铺垫。2009年,两家公司曾宣布了一项规模较小的合作,即生产出基于Symbian的Office套件。但该项合作进展并不如意。

    彼时的微软,在与苹果、谷歌等的移动操作系统领域的较量中惨淡落败。其后数年的事实证明,微软的操作系统严重缺乏竞争力。

    对于微软来说,掌握更多的硬件厂商成为急需。

    微软的卧底?

    即便到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这一天,公众对埃洛普的诸多经营决策仍无法理解。

    埃洛普上任诺基亚CEO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布全球裁员5000人,并精简Symbian部门,这是诺基亚10年来最大的一次裁员。随后,埃洛普开始对诺基亚实行内部改革。业内普遍认为,这一举动直接加速了Symbian系统的衰亡。

    同时,埃洛普还将前任CEO康培凯所规划的诺基亚Android手机腰斩,并对谷歌Android合作sayno。

    埃洛普的决策备受争议,以至于很多人都称其为微软植入诺基亚的“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

    针对投资者的质疑,埃洛普称:采用Android系统,很难实现差异化……我们希望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他还澄清,“我们选择开发WP终端,是经过谨慎评估之后的最佳战略决定,不可能是依据个人的关系来做出的选择。”

    2011年2月,埃洛普宣称取消与英特尔合作开发基于开源操作系统Linux的MeeGo,转而与微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WP成为诺基亚智能手机的首选操作系统。

    业界普遍认为,当年埃洛普新官上任三把火,反将诺基亚推进了深渊。诺基亚债务评级被降为垃圾级,亏损局面一直未扭转。

    质疑声中回归微软

    在本次收购案达成后,包括埃洛普在内的诺基亚多名高管将加入微软。在评论人士看来,这是“卧底”成功后的“救赎”。

    2011年就职不久发给员工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埃洛普将诺基亚形容为“燃烧的平台”,言下之意是,诺基亚须破釜沉舟,才能东山再起。

    据外媒报道,2011年2月,一些诺基亚投资者对埃洛普激进的战略决策表示不满,曾要求采取“诺基亚B计划”罢免这位CEO,并重新调整公司战略路线,将MeeGo作为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等。

    前诺基亚管理人员、移动行业分析师TomiAhonen则在博客中将诺基亚的进一步没落归咎于“埃洛普效应”。

    甚至有传言称,埃洛普是微软的第二大股东,埃洛普回应说:“当我从微软辞职加盟诺基亚时,我已经按照法律规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抛售了那些股票。”

    诺基亚或许不得不搭上微软的船。而微软的危机在 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其PC操作系统与英特尔和AMD等合作形成的产业生态,完全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收购消息发布后,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称,未来手机厂商将只剩下3家。言下之意,他不看好这次并购。另有国内专家认为,弱弱结合,诺基亚下沉将更快。

    未来,埃洛普能否如诺基亚N9的霸气广告词所言:“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8月非制造业PMI微降 不改经济回稳趋势

    下一篇

    着眼共同利益 中国与中亚合作迎来黄金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